細節能溫暖一顆心
不要放過任何細節,細節不但可以促成事業的成功,更能溫暖一顆心。
範德羅是20世紀世界四位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當記者問及他成功的原因時,他回答說:“不管你的建築設計方案如何獨特宏偉,如果對細節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稱之為一件好作品。細節的精細生動可以成就偉大的作品,而細節的疏忽會毀壞一個絕佳的設計。”
對於細節的重要性,實在是無需多言。世上很多事物的成與敗、優與劣、美與醜,皆是源於細節。例如,名牌襯衫之所以成為名牌,並不是因為其麵料有多大差別,恰恰是因為少了幾個線頭、袖領對稱、襯衣下擺多釘幾顆鈕扣等,這些細節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許多人的成功,也多出自自身修養的提高,一些微小細節可以改變他人對他的印象,進而促成了他的成功。
日本東京一家貿易公司的一位小姐專門負責為客人買車票。德國一家大公司的經理不久就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每當他去大阪時,座位總在右邊的窗口;返回東京時,又總是坐在左邊的窗口。那位經理便問其中的緣由,小姐微笑著答道:“車去大阪時,富士山在您的右邊;返回東京時,富士山就在您的左邊。我想,外國人一定喜歡富士山的壯麗景色,所以我每次總是特意為您買下不同位置的車票。”這位德國經理十分感動,就把與這家公司的貿易額由400萬馬克一下子提高到1200萬馬克。德國經理說,就這樣一件小事,這家公司的職員都能想得如此周到,跟他們做生意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被日本企業界譽為經營之神的鬆下幸之助一再告誡人們:不要放過任何細節。細節不但促成了事業的成功,更能溫暖一顆心。
意大利的瓊·撒西,因自小家境貧寒,9歲時不得不退學,跟母親在一所學校邊上開設了一間文具店。因為店小得隻有七八平方米,因此賺不了多少錢,隻能簡簡單單地維持生活。可母親卻總是拿出一大瓶膠水,供學生們在買信封、貼郵票時使用。
在當時,這瓶膠水,瓊和母親得用一天的時間才能賺到。瓊很不理解。母親卻說,極小的事,有時反而會讓人感到溫暖,隻有讓人感到溫暖,才能做好生意;就是不做生意,能讓人感到溫暖,也是件好事。
不久,母親又拿出一個轉筆刀,供學生們使用。那時轉筆刀剛剛問世,多數學生還買不起,就都到小店來削鉛筆。幾天時間,轉筆刀就會壞掉,母親就再拿出一個。
瓊和母親開的小店,利潤微薄,卻總能讓人感到溫暖和親切。幾年後,瓊長到了15歲,覺得自己該幹點什麼了。意大利曾是個自行車較多的國家,瓊便在自家的小店前修起了自行車,這是瓊自己第一次創業。
瓊準備了一些氣門芯,供前來修車的人使用。別人修車,氣門芯都是要花錢的,隻有瓊是白送,這很讓人驚奇。學生們寧可多跑一兩裏路,也要來瓊這裏修車。
若幹年後,瓊開設了自己的私人快遞業務。別人的快遞公司,郵件包裝都是要收取費用的。而在瓊這裏,簡單的包裝卻是免費的。瓊比任何快遞公司都賺得少,但瓊很快就贏得了人心。
瓊在39歲時,又接手了一家汽車經銷店。瓊接手時,讓員工們做好準備,先賠半年錢。誰都知道瓊是最能賺錢的人,可他宣布的卻是賠錢。瓊的對外發布,更是讓車市一片嘩然:凡是來本店購車的,本店一律送內飾。瓊是整個意大利第一個如此賣車的人,也是全世界首創賣車送內飾的人。不到半年,瓊的店開始賺錢了。
瓊在50歲時,創辦了意大利最大的連鎖超市。別的超市都是一分一厘地與顧客算計,瓊的超市卻是為顧客省下零錢。凡是零分,都由超市負擔。讓幾分錢,對於一個超市,乃屬小事,但瓊卻贏得了人心。
“極小的事,溫暖的心。”瓊一生都是這麼做的。看起來沒有什麼,平常得不足掛齒。但是錯了,天下絕大部分的人,是萬萬做不到的。越是有錢人,骨子裏越是斤斤計較。
一個人,讓人一分一厘一毫,實際上都是困難的,不習慣的。有的人之所以讓人感到厭惡,在於他們缺少對別人的讓利與關愛,在於他們道德的不夠完善。而斤斤計較,不能讓人,是他們最難以克服的人生缺陷。一個能終身讓利的人,哪怕就是讓小利的人,實際上也一定是一個胸懷博大、充滿愛心的人。你去觀察吧,事實一定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