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煉是成功的必經之路(1 / 1)

磨煉是成功的必經之路

磨煉是一個人獲得成功所必經的過程,大凡成功者都曆經磨難。一個人隻有經曆長久的曆練,才會擁有成功的籌碼。

莫泊桑一生寫了340多篇短篇小說和6部長篇小說,形象地揭露了資產階級虛偽、自私的反動本質,他是法國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他寫出了《羊脂球》、《項鏈》等一大批精品,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30歲以前的莫泊桑一直默默無聞。

莫泊桑13歲的時候,考入了裏昂中學,他的老師是當時著名的巴那斯派詩人布耶。布耶在學校裏發現莫泊桑經常寫詩,便把他的練習本拿去翻閱。練習本上有這樣幾句詩:“人的生命,有如船在海上駛過的水痕,慢慢變遠,慢慢變淡。”這幾句詩多少表現了消極情緒,但有詩意,文句也很優美。布耶覺得他有寫詩的才能,便不斷引導他,啟發他。為了更好地培養他,布耶決定讓福樓拜來幫助他。正巧莫泊桑的舅父也是福樓拜的朋友,因此莫泊桑萌發了拜福樓拜為師的想法。

福樓拜是世界聞名的作家,當時在法國享有崇高的聲譽。他看了看莫泊桑的作品,對他說:“孩子,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才氣。在你帶給我的東西裏表明你有某些聰明,但是,你永遠不要忘記,一位作家曾經說過,才氣就是堅持不懈。你得好好努力呀!”莫泊桑點點頭,把福樓拜的話牢牢記在心裏。福樓拜想考一考莫泊桑的觀察能力和語言功底。一天,福樓拜帶莫泊桑去看一家雜貨鋪,回來後要莫泊桑寫一篇文章,要求所寫的貨商必須是雜貨鋪的那個貨商,所寫的事物隻能用一個名詞來稱呼,隻能用一個動詞來表達,隻能用一個形容詞來描繪,並且所用的詞,應是別人沒有用過甚至是還沒有被人使用過的。莫泊桑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他寫了改,改了寫,反反複複,直到老師露出滿意的笑容……

在福樓拜的嚴格要求下,莫泊桑的寫作水平進步飛快。後來,他就寫劇本和小說了,寫完就請福樓拜指點,福樓拜總是指出一大堆缺點。莫泊桑修改後要寄出發表,但是福樓拜總是不同意,並且告訴他,不成熟的作品,不要寄往刊物上發表。

莫泊桑唯命是從,福樓拜不點頭,他就把文稿放在櫃子裏。文稿堆起來竟有一人多高,莫泊桑開始懷疑福樓拜是不是在有心壓製自己。

一天,莫泊桑悶悶不樂,到果園去散心。他走到一棵小蘋果樹跟前,隻見樹上結滿了果子,嫩嫩的枝條被壓得貼在了地麵,再看看兩旁的大蘋果樹,樹上雖然也果實累累,但枝條卻硬朗朗地支撐著。這給了他一個啟示:一個人,在“枝幹”未硬朗之前,不宜過早地讓他“開花結果”,“根深葉茂”後,是不愁結不出豐碩的“果實”來的。從此,他更加虛心地向福樓拜學習,決心使自己“根深葉茂”起來。

1880年,《羊脂球》正式發表。這篇小說一問世,就震動了法國文壇,使莫泊桑一舉成名。人們爭相傳頌莫泊桑的名字,但他們哪裏知道,這部作品凝結了莫泊桑多少辛勤和汗水啊!

當人們羨慕莫泊桑成功的一麵時,也應該看到他為成功所付出努力的一麵。沒有持久的磨煉,是不可能完成偉大的作品的。人不經曆磨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