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於淡泊,收獲健康
淡泊既是一種心境,更是一種修養,是一個人的最高精神境界,是一種靈魂的典雅。有人說,淡泊是心理養生的免疫劑,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張之洞說:“無求便是安心法。”當代著名作家冰心也認為:“人到無求品自高。”這說明,淡泊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心態,是對人追求在深層次上的定位。有了淡泊的心態,就不會在世俗中隨波逐流,就少了那份得而大喜,失而大悲的人生之態,就不會對世事、對他人牢騷滿腹,攀比嫉妒。淡泊的心態使人始終處於平和的狀態,保持一顆平常心,心境怡然、淡然、自然地工作,真實地生活,這也就掌握了淡泊的全部含義。擁有了淡泊,就守得住寂寞;擁有了淡泊,就能拋開人世間的喧囂、浮躁;擁有了淡泊,即使粗茶淡飯,也可盡享天倫之樂;擁有了淡泊,就能與人為善,施愛於世,永遠保持智者的頭腦。始終保持一份淡泊名利的心境,去細細地品味人生,生活不是更加陽光燦爛嗎?
淡泊的人之所以能夠在嘈雜、喧嘩中不被淹沒,是因為他們在生活中能夠持平。當然,淡泊並不是將人的欲望全都斬斷,而是在麵對人生路上眼花繚亂的誘惑時,眯起眼睛也許會看得更清楚。淡泊更不是無所作為,淡泊的人的聰明之處就在於生活中從不奢求什麼,也從不乞求什麼。
人不作非分之想,正是淡泊的勝利。而於幸福的寧靜之上,再去奮鬥,每一份收獲便都是意外的喜悅。境由心造。淡泊要的是心境,淡泊的極致是境界。喜歡微晴的天空,細細的雨絲,喜歡看雪花在路燈下紛紛揚揚,世界安靜至極,這是一種心境。“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這是一種境界。淡泊的心境是對自然充滿喜悅,對人生充滿感激;淡泊的心境是對世界並不苛求,是覺得生活已足夠慷慨;淡泊的心境能讀出生命中少有的感動。
淡泊明誌,寧靜致遠。學會淡泊吧!認真做事,輕鬆做人。學會淡泊,那你就會真正地悟出,有一種生活叫沉澱;有一種幸福叫沉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