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女生,從一所普通中學考入了一所市重點中學,佼佼者雲集,她的學習成績在班中一下處於落後的位置。她常常情不自禁地過分誇大自己的缺點,甚至毫無根據地臆造出自己的許多弱點,還總愛拿自己的短處與他人的長處比。由此,她失去了自信心,將自己看得一無是處。對那些自以為無力完成或實際上稍加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務總是輕易地放棄。這個女生的主要問題其實就是心理自卑。在考入重點中學後,自我評價明顯降低,而由於成績的因素,自信心也受到了極大的挫傷。
從心理學來說,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一個自卑的人往往過低評價自己的形象、能力和品質,總是拿自己的弱點和別人的強項對比,覺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在人前自慚形穢,從而喪失自信,悲觀失望,不思進取,甚至沉淪。自卑的人大腦皮層長期處於抑製狀態,而絕少有歡樂和愉快的良性刺激轉換,中樞係統處於麻木狀態,體內各個器官的生理功能得不到充分的調動,無法發揮它們應有的作用;同時內分泌係統的功能也因此而失去常態,有害的激素隨之分泌增多;免疫係統功能下降,抗病能力也隨之下降,從而使人的生理過程發生改變,容易出現各種病症,如頭痛、乏力、焦慮,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食欲不振,早生白發、麵容憔悴,皮膚多皺、牙齒鬆動、性功能低下等征兆。也就是說,自卑這種不利於健康的有害心理,促使你在人生路上常走下坡路,加速自己衰老的進程。
自卑感產生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麵:
(1)過低估計自己:每個人總是以他人為鏡來認識自己,也就是說人們總是根據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和自己與他人比較來認識自己的長短優劣。如果他人對自己做了較低的評價,特別是較有權威的人的評價,就會影響自己對自己的認識,自己就會低估自己。心理學家發現,性格較內向的人,多願意接受別人的低估評價而不願接受別人的高估評價。在與他人比較的過程中,性格內向的人,也多半喜歡拿自己的短處與他人的長處比,當然越比越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越比越泄氣,就會產生自卑感。
(2)消極的自我暗示:每個人麵臨一種新局麵時,首先都會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應付。性格內向的人因為自我認識不足,常覺得“我不行”,由於事先有這樣一種消極的自我暗示,就會抑製自信心,增加緊張感,產生心理負擔,在學習和與人交往中,就不敢放開手腳,就會限製能力的發揮,工作效果必然不佳。這種結果又會形成一種消極的反饋作用,影響到以後的行為,也無形地印證了自卑者消極的自我認識,使自卑感成為一種固定的消極自我暗示,從而造成一種惡性循環,使自卑感進一步加重。
(3)挫折的影響:人們在遭受挫折後,可能會產生各種反應,或反抗,或妥協,或固執。有的人在遭受某種挫折後,就會變得消極悲觀,特別是性格內向的人,由於神經過敏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稍微受挫就感覺是沉重的打擊,從而變得自卑。
(4)生理方麵的缺陷:生理方麵的缺陷對心理方麵有明顯的影響。如有的人因為身體矮小或相貌醜陋而感到自卑,有的人因為自己的身體有殘疾而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