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夢想也要現實
夢想有時就像戀人的手杖,帶著它前進,可以對抗絕望的思想,但這副手杖有時更像是魔杖,用不好它也會造成千古之恨。因為每一個夢想的突然失落總會留下一處傷痕,即使曆經千山萬水那夢想最終實現了,也決不能使傷痕完全平複。
林楠是一位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當初高考金榜題名時,他曾興奮得連續幾夜睡不安穩。在他很小的時候,鄰居一位大哥哥就是通過高考成功地躍出農門,留在了一個大城市,後來有了官職,經常衣履光鮮地回鄉。林楠很羨慕,也因此確立了自己的夢想目標。
但目前的現實是:這位大學生畢業已經一年多了,可還沒有找到一份有穩定收入的工作。原因是,他去麵試的工作沒有一個可以給他那種一夜成名的機會,日複一日的奔波,已將他的夢想洗得發白。
隻要是一個思維正常的人,便不會沒有夢想,但凡思維正常的人,同時也必然要接受他所麵臨的現實。
為了夢想去學習、去努力,而後無論夢想跌落到什麼樣的現實環境裏,都要接受,隻有接受了物質的生存現實,才有機會繼續保持夢想的精神高地。然而,卻總是有一些像林楠那樣的人在夢想中滿足,在現實中失落,他們的夢想越高,他們的崩潰就越早。
夢想在任何時候都是一種支持生命的力量,失去它生命就會枯竭。夢想,是每一個奮鬥者的熱烈企盼和向往,是每一個奮鬥者為之傾心的夙願。在它的推動下,人就能夠被激勵、鞭策,處於一種昂揚、激奮的狀態,去積極進取,向著美好的未來挺進。
人應當誌存高遠,但夢想也必須是符合內心的渴望並切合實際的。如果你隻是含含糊糊地給自己確定一個大概的目標,希望在行動的過程中再加以調整或更改,那麼,即便你的目標再遠大宏偉,也隻能是如海市蜃樓般虛無縹緲。
有些人的夢想用籠統的詞句表達,比如說“當一名成功的醫師。”有的則比較具體,如“要發明能有效治療胃痛或頭痛的藥物。”廣泛的事業目標也有用,因為它們有整體的觀點,可以解放想象力,幫助我們探究所有可能的選擇。但是,廣泛的目標卻不能使我們確定自己所要做的是什麼。由於這個緣故,我們需要具體的事業目標。
俗語說得好: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既然一天建不成輝煌的羅馬,那就讓我們專注於建造羅馬的每一天。這樣,把每一天連起來,終將會建成一個美麗輝煌的羅馬。
但凡在事業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大都是在簡單的工作和低微的職位上一步一步走上來的。他們總能在一些細小的事情中找到個人成長的支點,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用恒久的努力打破困境,走向卓越與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