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事實是克服不幸的第一步(1 / 1)

接受事實是克服不幸的第一步

當我們遇到無法改變的失敗或不幸的厄運時,如果我們不能改變命運的安排,也不能改變事實分毫,那麼,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勇敢地接受它。

一對夫婦在婚後十一年才生了一個男孩,夫妻恩愛,男孩自然是二人的心肝寶貝。男孩兩歲生日的那天,丈夫在出門上班之際,看到桌上有一個藥瓶打開了,不過因為趕時間,他隻是囑咐妻子把藥瓶收好,然後就關上門上班去了。妻子在廚房裏忙得團團轉,就忘了丈夫的叮囑。

小男孩拿起藥瓶,覺得好奇,又被藥片的顏色所吸引,於是拿起來全吃了。結果,男孩服藥過量。孩子被送到醫院時,已經無力回天了。

妻子被事實嚇呆了,不知如何麵對丈夫。緊張的父親趕到醫院,得知噩耗悲痛欲絕,看到兒子的屍體,他望了妻子一眼,然後說道:“親愛的,我愛你。”

丈夫並沒有被情緒所控製,怪罪妻子,而是強忍住心中的悲痛,安撫妻子。因為他知道,兒子的死已成事實,再吵再罵也不會改變事實,還會惹來更多的傷心。妻子已經很難過了,又何苦在她的傷口上撒鹽呢?這位丈夫可謂是人生的智者。的確,不幸已經發生,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事實。

在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會出現奇跡,可以醫治各種疾病。有一天,一個拄著拐杖、少了一條腿的退伍軍人,一跛一跛地走過鎮上的馬路,旁邊的居民帶著同情的口吻說:“可憐的家夥,難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條腿嗎?”

這一句話被退伍的軍人聽到了,他轉過身對他們說:“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條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幫助我,叫我沒有一條腿後,也知道如何過日子。”

為失去的東西而懊悔是沒有用的,更重要的是接受現實,為以後的生活做好計劃。

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有一座15世紀的寺院,寺院的廢墟裏有一個石碑,石碑上刻著:“既已成為事實,隻能如此。”在人生漫長的歲月中,你一定會遇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情況。你要把它們當做一種不可避免的情況加以接受,並且適應它,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要樂於承認事情就是這樣的情況。能夠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實,就是能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有一位很有名氣的心理學家,為了讓學生明白這個道理,一天給學生上課時拿出一隻十分精美的咖啡杯。當學生們正在讚美這隻杯子的獨特造型時,他故意裝作失手,咖啡杯掉在水泥地板上,摔了個粉碎。學生們不斷地發出了惋惜之聲。這位心理學家指著咖啡杯的碎片說:“你們一定對這隻杯子感到惋惜,可是這種惋惜也無法使咖啡杯再恢複原形。今後在你們生活中發生了無可挽回的事時,請想想這隻破碎的咖啡杯。”

愛迪生的實驗室有一次失火,等愛迪生趕到時,實驗室已經是一片火海,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實驗儀器毀於一旦。愛迪生的兒子心疼得不得了。愛迪生卻點起一根煙對兒子說:“快把你媽媽叫過來,很難得有這麼大一場火的,叫她也開開眼界。”後來愛迪生說起這件事的時候說:“不幸既然已經發生,那麼我隻有接受它,我幹嗎和自己過不去呢?再說,這場大火也意味著之前我所有的錯誤都被燒掉了,我可以更好地開始我的工作了,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所以,如果不幸已經發生,那麼就去接受不可改變的現實,即使你再不情願,也要及時收住自己錯誤的腳步,尋找新的方向。記住,事情已經發生,如果不能改變它,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勇敢地接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