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最發達的時代,也一定是心靈最自由、精神最奇瑰的時代。

唐朝的魅力決然在此。但是,在以詩詞為貴的古代,誌怪筆記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還舉段成式的例子,當時他與李商隱、溫庭筠齊名,並稱“文壇三十六”(三人家族排行都是第十六),可在後世的知名度卻沒法跟李、溫相比。這是時代的孤獨。盡管如此,段成式和他的朋友們仍像忠實的守夜人一樣,耐心地捕捉著有關唐朝幻夜裏的一切秘密。在他們壘建的迷宮中,除了絢爛的魔幻通道外,還有一條小徑通往曆史的真相。這也是唐朝誌怪筆記的美好傳統。很多因種種緣故被正史拒載的事件,在誌怪的迷宮中留下了蛛絲馬跡。而另一些時候,在迷宮中的某些路口,魔幻和秘史又是交融在一起的。

這,也是本係列作品的風格所在。

明麗的天空正在褪去顏色。我知道本書會徹底顛覆人們對唐朝的印象。幽暗的古鏡已然在手,我要做的就是在千年後的夜晚把它擦亮,讓裏麵的東西一點點露出輪廓……

開始吧。

2013年晚春 於天津

第一卷 秘史中的秘史:

唐朝百姓不知道的事

武元衡帶著侍衛,出靖安坊東門時,突然想到薛濤的一首詩的最後兩句:“誰言千裏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兩名侍衛提的燈籠突然被飛箭射滅。武元衡騎在馬上,前麵有名導騎牽著馬。在燈籠被射滅的瞬間,導騎大喊:“不好,有刺客!”隨即臂膀中箭。

四萬唐軍一夜凍成冰屍

唐玄宗在位時,有大將安思順,是安祿山的族兄,天寶年間任河西節度使。當時,祿山已坐大,明眼人皆知其叛亂在即,思順為避免受牽扯,行事特別小心。幾年後,“安史之亂”爆發,大將哥舒翰統軍迎敵。安思順素與哥舒翰不和,後者趁機誣陷,稱其與安祿山勾結,有謀反的嫌疑,玄宗立斬思順。

其實,安思順跟那個年代多數胡人將領一樣,還是非常忠於唐朝的。雖然跟安祿山沾親,但並無越軌行為。自安祿山起兵後,做了幾十年太平太子的玄宗已方寸大亂,有豐富作戰經驗的名將連續被殺,使得變亂之初的局勢一團糟。

隻說安思順,活著時,為表達心意,在天寶初年,獻給玄宗一條美麗的五色玉帶。玄宗非常喜歡,主要是迷上那色彩斑斕的寶玉。於是,叫人到皇家庫房搜尋用五色玉製成的器物。

曆代皇室都有自己儲存珍寶的庫房。唐朝是當時世界的中心,很多國家都千裏迢迢進獻寶物,所以藏品極多。此外,開唐之初,太宗李世民曾以朝廷詔書的方式,在帝國範圍內尋求魏晉以來散落民間的古董和珍寶。僅東晉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就搜羅了“上千紙”,其中包括名動千古的《蘭亭集序》。

唐朝皇室的庫房中,有很多前朝隋室舊物,有的被皇帝喜歡,有的則被討厭:“內庫有交臂玉猿,二臂相貫如連環,將表其轡。上、後嚐騎與侍臣遊,惡其飾,以鞭擊碎之。”又,“睿宗嚐閱內庫,見一鞭,金色,長四尺,數節有蟲齧處,狀如盤龍,靶上懸牙牌,題象耳皮,或言隋宮庫舊物也。”前者,李世民不喜玉猴的佩飾,用鞭將其打碎;後者,唐睿宗在遊覽庫房時,發現一條隋朝遺留下來的金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