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些附屬國家的軍隊,組成了一支以唐軍為主的多國部隊,開始了對小勃律的遠征。
從龜茲到小勃律,需要翻越世界屋脊,艱險程度可想而知。由於路途漫長,出發時是初秋,到小勃律國都時已是冬天。
兵臨城下後,唐軍二話不說,立即攻城。
小勃律國王望著城下黑壓壓的唐軍,有點迷惘。看唐軍這架勢,是要滅了他小勃律啊。一害怕,國王叫人停止抵抗,派使者前往唐軍大營,表示願意繼續歸順,不但把手裏的五色玉都獻給唐天子,而且還拿出他們小勃律的名玉。當時,小勃律確實也產玉。杜甫曾有詩雲:“勃律天西采玉河,堅昆碧碗最來多。”
但被王天運一口拒絕。
這位傲慢的將軍縱兵攻城,攻陷小勃律國都後,放縱唐軍大肆殺掠。國王雖化裝跑掉了,但唐軍俘虜了三千多國民。
就這樣,帶著戰俘以及包括五色玉在內的大量珍寶,唐軍踏上東歸之路。
唐軍撤走的晚上,小勃律的一位精通占星術的長老,在觀看星象後,徐徐道:唐人殺掠無算,此番東去,必遭大風雪。
此時已是深冬。唐軍重新翻越帕米爾高原後,來到一麵大湖旁。
當日天色昏暗,暴雪飛降,氣溫猛落。與此同時,大風驟起,激起的湖水,凍成了冰柱,隨後冰柱又被吹斷。一時間,仿佛末日來臨。入夜後,天氣更冷,結果是:唐軍除漢、胡各一人生還外,其他士兵都被凍死。所俘小勃律國民,因生性耐寒,盡逃而去。
生還的漢人正是王天運將軍。天運僥幸跑回龜茲,向夫蒙靈察報告,後者大驚,又飛報長安,玄宗得知消息後並不相信,叫人星夜兼程現場查看。
使者馳至那大湖邊,見湖邊冰柱如山。隔著透明的冰山,可以看到湖邊唐朝士兵都已被凍成冰屍,或立或坐,姿態各異,仿佛冰雕。使者瞠目結舌,急忙返回,行了一段路後,再回頭遙望,隻見湖水茫茫,眾屍消失,一切仿若夢幻。
這則秘聞披露在晚唐段成式所著的百科全書般的誌怪筆記《酉陽雜俎》中:“天寶初,安思順進五色玉帶,又於左藏庫中得五色玉杯,上怪近日西進無五色玉,令責安西諸蕃,蕃言:‘彼嚐進皆為小勃律所劫,不達。’上怒,欲征之。群臣多諫,獨李右座讚成上意,且言武成王天運謀勇可將,乃命王天運將四萬人,兼統諸蕃兵伐之。及逼勃律城下,勃律君長恐懼請罪,悉出寶玉,願歲貢獻,天運不許,即屠城,虜三千人及其珠璣而還。勃律中有術者言:‘將軍無義,不祥,天將大風雪矣。’行數百裏,忽起風四起,雪花如翼,風激小海水成冰柱,起而複摧,經半日,小海漲湧,四萬人一時凍死,唯蕃漢各一人得還。具奏,玄宗大驚異,即令中使隨二人驗之。至小海側,冰猶崢嶸如山,隔冰見兵士屍,立者坐者,瑩徹可數。中使將返,冰忽消釋,眾屍亦不複見。”
此戰,王天運所率唐軍雖攻入小勃律國都,但最後卻亦真亦幻地葬身於大湖邊。
在暴風雪的襲擊下,大軍一夜之間被凍死?在概率上說,也不是一點可能都沒有。征伐小勃律,須翻越帕米爾高原,作為世界屋脊,這一帶屬高寒氣候,雪野冰川隨處可見,何況唐時氣候還沒變暖,夜間更是寒冷異常,加上暴風雪驟起,達到極度深寒是大有可能的。至於最後屍體不見,或為冰柱消融,使得湖水暴漲,卷屍入湖,也未可知。從貞觀到天寶年間,在西域作戰的唐軍,經常出現一夜間凍死凍傷大隊人馬的事。
無論如何,這支軍隊最後奇異地消失了。
關於王天運伐小勃律之戰,史書上記載得比較模糊,隻有零星片語散見於唐人筆記。甚至有人認為,雖然史上確有王天運其人,但卻根本就沒有這次遠征。不過,依據當時西域的形勢,假如完全否認這次遠征,也未必就一定更靠近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