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勃律是當時唐朝和吐蕃反複爭奪的地區,夫蒙靈察之前的安西節度使也都曾遠征過小勃律。但由於需要越過茫茫高原,路途漫長、氣候惡劣,加之對方又有吐蕃軍支持,所以都沒有取得成功。加上這一次王天運意外失敗,小勃律終成唐朝的一個噩夢。
長安方麵當然不甘心就這樣算了,責令安西節度使夫蒙靈察繼續整軍備戰。就這樣,到了天寶六年(公元747年)!
這一次,出任遠征軍統帥的是安西節度副使高仙芝。
仙芝本高句麗人,出身軍將世家,自少年時代,就隨父轉戰西域。其家族疑似來自高句麗王族。高宗年間,唐滅高句麗,包括當地王族在內的一些高句麗人遷至中土。最初,他在軍中寂寂無聞,後被夫蒙靈察重用和提拔。此人容貌俊朗,善騎射,性格複雜,集謀略、果斷、殘忍、貪婪、傲慢、自卑、驍勇、懦弱於一體。
這一年春天,做足了軍需準備後,高仙芝率一萬精兵,閃擊小勃律。安西軍團仍從龜茲出發,重新翻越世界屋脊,在冰山雪嶺上絕地行軍。翻越高寒地帶後,深入異境,以屯有吐蕃重兵的連雲堡為目標,高仙芝分兵三路疾進,最後三路人馬同時抵達。由此可見仙芝用兵之精準。在連雲堡之戰中,仙芝帳下悍將李嗣業勇猛無敵,大破吐蕃軍。沒多久,唐軍再次兵臨小勃律國都,一戰而定,生擒其國王。
高仙芝這個閃擊戰打得非常漂亮,隨後西域七十二國因震恐皆降,可以說建立了絕世大功。但報捷時,不知是高仙芝太興奮還是故意貪功,繞過了自己的頂頭上司夫蒙靈察,直接派信使去了長安。這當然犯了官場大忌。所以,在當年秋天率軍班師龜茲時,夫蒙靈察沒派出一個人迎接。
高仙芝此時也知道闖了禍。
按史上記載,進城後,夫蒙靈察看到高仙芝,問:“於闐使誰與汝奏得?(於闐鎮守使這個官是誰向朝廷給你討的?)”
高仙芝答:“中丞。”
夫蒙靈察當時兼攝禦史中丞。
夫蒙靈察:“焉耆鎮守使誰邊得?”
高仙芝答:“中丞。”
夫蒙靈察:“安西副都護使誰邊得?”
高仙芝答:“中丞。”
夫蒙靈察:“安西都知兵馬使誰邊得?”
高仙芝答:“中丞。”
夫蒙靈察瞬間怒吼:“既然都是我為你討的,你安敢不經過我而直接向長安報捷?!”
夫蒙靈察看來真是氣急了。但也怪不得這位羌族大帥。高仙芝這事做得確實有問題。夫蒙靈察要斬殺高仙芝,但最後又補了一句:“看在你新立大功的份上,暫時饒了你!”當然,這隻是給自己個台階下,他還是不敢決殺剛立大功的高仙芝的。
唐玄宗時起,有宦官監軍製度。跟隨高仙芝遠征的監軍宦官,叫邊令誠。看到這一情景,有點為高仙芝鳴不平。所以回長安後,向已經龍顏大悅的玄宗報告了來龍去脈,最後說:“高將軍立奇功而憂死,以後誰還會為朝廷所用呢?”
在這樣的背景下,玄宗征召夫蒙靈察入朝,而把安西節度使一職給了高仙芝。⊥思⊥兔⊥在⊥線⊥閱⊥讀⊥
至於那位王天運將軍有沒有參加高仙芝的遠征我們不得而知。所了解的僅僅是:四年後,他戰死於唐朝進攻南詔的戰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