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著新世紀“和平與發展”這個時代主題,普京對獨聯體國家首先亮出了“經濟合作”的籌碼,並將首要目標指向了俄羅斯的同民族兄弟——白俄羅斯。
2000年年初,普京還是代總統時,便與白俄羅斯簽署了《建立聯盟國家條約》,以兩國之間互相尊重對方的國家主權為前提,進一步建立聯盟性質的國家機構體係,並在外交進展的情勢下,陸續簽署多個領域的協約,實現了兩國在貨幣和關稅等方麵的統一合作。
兩國經濟在這種外交策略的驅動下,發展態勢不斷好轉,兩國在一年之內,總共解決了500萬人的失業問題。
除此之外,在2000年這一年,普京積極開拓獨聯體組織範圍內的“首腦外交”,除了與白俄羅斯深化合作之外,還向獨聯體第二大國——烏克蘭,拋出了橄欖枝,訪問烏克蘭,表示願意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深化雙方的合作。
普京在正式成為俄羅斯總統之後,更加頻繁地展開獨聯體外交,及至年底,他共訪問了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獨聯體國家,並接待獨聯體國家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訪問俄羅斯。除了他本人在獨聯體外交中縱橫捭闔,俄羅斯政府總理、國防部部長和外交部部長也頻繁出訪,在增強獨聯體國家之間的凝聚力方麵承擔著各自的責任,配合總統,努力工作。
至2000年10月,普京的獨聯體經濟一體化的呼籲得到了積極的回饋,在他的大力倡導之下,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4個獨聯體國家組建了牢固的關稅同盟組織,將獨聯體的經濟共同體深化到歐亞經濟共同體的層麵上來,這標誌著獨聯體外交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個歐亞經濟共同體的構建過程中,普京還試圖鞏固俄羅斯的主導與核心地位。
是年底,麵對初步的成就,普京在12月24日自豪地宣布:“對於我們來說,與獨聯體國家的關係,不是與獨聯體這個組織,而是與各個獨聯體國家的關係。”
2001年以後,普京帶著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獨聯體國家,攜手崛起勢頭已經不可阻擋的中國,共同啟動了“上海合作組織”的總理會晤機製,將俄羅斯的外交範圍拓展到了東亞,而“上海合作組織”在兩年以後,在各種會晤機製成功構建和綱要條約正式生效的前提下已初具規模。
2003年5月,普京將主要的外交方向再度轉回歐洲,俄羅斯在與獨聯體的歐洲成員國加強經濟合作的過程中,共同創建了“四個統一”的理論,即統一經濟空間,統一自由、安全和司法空間,統一外部安全空間以及統一科教文化空間。其中統一經濟空間作為核心內容,致力於實現獨聯體一體化的進一步完善,並且對俄歐經濟關係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秉持著新世紀“和平與發展”這個時代主題,普京對獨聯體國家首先亮出了“經濟合作”的籌碼,並將首要目標指向了俄羅斯的同民族兄弟——白俄羅斯。
2000年年初,普京還是代總統時,便與白俄羅斯簽署了《建立聯盟國家條約》,以兩國之間互相尊重對方的國家主權為前提,進一步建立聯盟性質的國家機構體係,並在外交進展的情勢下,陸續簽署多個領域的協約,實現了兩國在貨幣和關稅等方麵的統一合作。
兩國經濟在這種外交策略的驅動下,發展態勢不斷好轉,兩國在一年之內,總共解決了500萬人的失業問題。
除此之外,在2000年這一年,普京積極開拓獨聯體組織範圍內的“首腦外交”,除了與白俄羅斯深化合作之外,還向獨聯體第二大國——烏克蘭,拋出了橄欖枝,訪問烏克蘭,表示願意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深化雙方的合作。
普京在正式成為俄羅斯總統之後,更加頻繁地展開獨聯體外交,及至年底,他共訪問了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獨聯體國家,並接待獨聯體國家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訪問俄羅斯。除了他本人在獨聯體外交中縱橫捭闔,俄羅斯政府總理、國防部部長和外交部部長也頻繁出訪,在增強獨聯體國家之間的凝聚力方麵承擔著各自的責任,配合總統,努力工作。
至2000年10月,普京的獨聯體經濟一體化的呼籲得到了積極的回饋,在他的大力倡導之下,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4個獨聯體國家組建了牢固的關稅同盟組織,將獨聯體的經濟共同體深化到歐亞經濟共同體的層麵上來,這標誌著獨聯體外交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