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幣不見了
媽媽手裏拿一個麵團,另一隻手拿一個硬幣;媽媽把兩隻手合攏,再攤開,硬幣就不見了,讓寶寶把硬幣找出來;寶寶奇怪地到處看,既看不見硬幣,也沒有聽到硬幣掉在地上發出的聲音;最後寶寶伸手去拿媽媽手中的麵團,用手使勁去捏,硬幣便被捏出來了;這時寶寶會自己再把硬幣塞進麵團裏,再捏出來,來回玩一陣子,才發現原來麵團可以埋藏進一些小東西。這個遊戲可讓寶寶通過觸覺感知物體的軟硬,了解更多物體的特性。
詞彙接龍
爸爸媽媽替寶寶寫一些兩個字的詞彙卡片,同寶寶一起玩接龍遊戲;如“你早”可以接“早晨”,再接上“晨報”“報紙”“紙筆”“筆畫”“畫貓”等等;用作接龍的詞彙要簡明易懂,基本上所有字詞都是寶寶懂得的,偶爾一兩個未學過的生詞,可通過接龍來學會。
這個遊戲可讓寶寶記住更多的詞彙,學會更多的生字。
數字接龍
爸爸媽媽為寶寶準備1~5的數字卡片,教他用數字接龍,按1~5的順序一個一個接下去;例如,2接1,3接2,4接3,5接4,讓寶寶在桌上擺出一條長龍,使他有成就感。通過數字接龍,讓寶寶對數字的連續性有更深刻的認識。
摸鼻子
先讓寶寶摸媽媽的鼻子,然後用手絹蒙住寶寶的眼睛,讓寶寶再來摸媽媽的鼻子;媽媽可以提示寶寶先摸到椅子,再往中間向上就可以摸著媽媽的鼻子了;如果寶寶真摸到了,可以讓寶寶後退3步再蒙著眼睛向前走3步,摸媽媽的鼻子。這個遊戲可訓練寶寶的方位感和本體感覺的共同協作,是家庭中很容易做的遊戲。
全家一起唱
媽媽同寶寶齊聲唱一首歌,先唱大家都熟悉的兒歌,可配合一些動作表演或用玩具敲擊節拍,來活躍氣氛;也可以利用全家在一起時,教寶寶唱新歌,爸爸媽媽先唱一遍讓寶寶聽到完整的歌曲,找出歌的主題,讓寶寶反複學。這個遊戲可促進寶寶音樂智能的發展。
學說動物的英文
家長帶寶寶去動物園玩耍,這時爸爸應趁勢教他這些動物的英語讀法。如,猴子(monkey),熊貓(panda),獅子(lion),老虎(tiger),大象(elephant),長頸鹿(giraffe),斑馬(zebra),熊(bear),河馬(hippo),犀牛(rhinoceros)。這個遊戲可幫助寶寶積累更多的英語詞彙。
量長短
讓寶寶一手拿著兩條繩子的一頭,同時比著桌子的一個角,拉到桌子的另一個角;如果再長些,可以用手按住第二個角,拉回第一個角,哪一條繩子先掉下來,就是短的繩子;寶寶暫時還不能認識尺子,可以用桌子、床、窗戶等作為寶寶的量具;寶寶把手伸開,從拇指到中指的長度也可以作為量具。通過這個遊戲,讓寶寶靈活地運動各種工具。
表演舞台劇
爸媽同寶寶一起學唱《小兔子乖乖》。等寶寶學會後,爸爸先離開,媽媽同寶寶繼續唱;然後媽媽提個籃子告訴寶寶:“媽媽去拔蘿卜,爸爸是大灰狼,爸爸來時不能開門呀。”寶寶聽懂了,一會兒爸爸在門外唱歌,寶寶自己唱“不開不開”的一段;等媽媽在門外唱歌時,寶寶才開門讓媽媽進來。讓寶寶參加有劇情的唱歌表演,寶寶能進入角色,使唱歌帶有戲劇性,能培養寶寶的美感和想象力。
分格子放衣服
媽媽把從陽台收回來的衣服放在床上折疊,整理好後請寶寶幫著把衣服放進櫃子裏;媽媽告訴寶寶要把每個人的衣服分開放在不同的格裏。寶寶把媽媽的衣物,按上衣、褲子、裙子等分開放好;再把自己的小東西和上衣、褲子分開放。最後檢查一下,看到寶寶都能分別放好,就表揚寶寶能幹。分格子放衣服既是分類的練習,也是空間位置的練習。
改錯大王
出示卡片,讓寶寶認一認後裝進紙盒裏,告訴寶寶:“現在我們來玩一個好玩的‘改錯大王’遊戲,改錯大王要聽出別人哪裏說錯了,再幫助他改過來。”媽媽從盒子裏拿出一張小烏龜畫片,爸爸故意說:“這是小魚。”媽媽問:“寶寶,爸爸說錯了嗎?請你改一改。”媽媽抽出小貓的圖片,爸爸說:“小貓‘汪汪’叫。”請寶寶改錯。爸爸從紙盒裏抽出一張小魚畫片,媽媽搶先說:“小魚天上遊。”鼓勵寶寶改錯。讓寶寶抽取畫片,媽媽搶先說錯,讓爸爸改錯。這個遊戲可以讓寶寶在幽默輕鬆的氛圍裏體驗學說話的愉悅和自信。
洗澡真快樂
和寶寶一起扯下玫瑰的花瓣,撒在注滿水的浴盆裏,讓寶寶進入浴盆。給寶寶各種塑料玩具,讓小動物潛水:壓到水底,放開小手,玩具會浮上水麵。給寶寶一塊海綿,讓他自由玩:吸水—擠幹—漂浮;讓水滴滴落在水麵,發出好聽的聲音。在寶寶的手心裏擠上幾滴沐浴露,教他兩手搓一搓,在胸前抹一抹。媽媽幫他把全身抹一抹,體驗“好滑”的感覺。鼓勵寶寶給玩具抹一抹,說出“好滑好滑哦”。請寶寶把玩具放進小桶裏。站起來衝淋,一邊衝一邊說:“下小雨啦,下小雨啦,寶寶淋濕啦,寶寶淋幹淨啦!”這個遊戲可以讓寶寶體驗洗澡遊戲的快樂,發展感官能力。
31~36個月寶寶啟智方案
寶寶的智能發育
寶寶36個月時,錘子、剪刀都要用一用,拖把、掃帚都要試一試,是破壞東西的一流高手。走、跑、跳、站、蹲、坐、摸、爬、滾、登高、跳下、越過障礙物,3歲幼兒的運動能力應有盡有、無所不能。3歲左右的幼兒開始沉浸在自言自語的語言快樂中,這是寶寶在語言發展的一個階段。在3歲時應及時引導,培養寶寶開朗活潑,善於與人相處的良好性格。父母和看護人性格怎樣,怎樣對待寶寶……都深深地在寶寶人格發展中留下印記,甚至影響寶寶一生。
動作能力訓練
2~3歲的寶寶脾氣通常都會急躁,特別是對想要的東西如果不能馬上得到就會發火,父母就要教寶寶學會等待。例如,媽媽正在做飯,但寶寶早已饑腸轆轆,這時父母千萬不要給寶寶吃點心,否則吃飯時就沒有胃口了。父母可以請寶寶來當“助手”,幫助父母清洗盛菜的盤子等。有時,寶寶看到其他小朋友手中的好玩具,也想玩一下,但人家又不放手。這時父母應當想辦法使寶寶的注意力轉移,讓寶寶去關注其他好玩的東西。如果寶寶仍然想玩那件玩具,父母就要讓寶寶學會等待,告訴他要遇到機會才可以買到相似的玩具。在兒童遊戲樂園玩耍時,如坐碰碰車、坐飛機、上滑梯等都需排隊才能玩,要教導寶寶耐心等待,才能享受玩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