⑷父母的文化素養:父母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經濟狀況,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有關醫學研究表明,孩子智力的發育有一半是在4歲前完成,而約有三分之一是在4~8歲之間完成。因此,這期間為孩子智力發育的關鍵,若是父母有能力協助孩子智力的發育,這對孩子的未來有著很大的幫助。

◎臨床表現

通過以上幾點介紹已經了解了導致孩子智力低下的一係列可能的因素,那麼再來看一下孩子智力低下會有怎樣的表現。

⑴輕度智力低下:輕度智力低下的孩子不像智力正常孩子那麼活潑,而且對周圍事物也沒什麼興趣,就好像任何事都與他沒有關係。這樣的孩子做事或循規蹈矩,或動作粗暴。此外,智力低下的孩子語言發育也略微遲緩,分析能力也較差,學習成績也會比一般孩子差一些。

⑵中度智力低下:中度智力低下的孩子語言能力發育不全,對周圍環境辨別能力也相對較差,而且隻能進行簡單的思維活動,對抽象概念則不容易建立。在閱讀和計算方麵,中度智力底下的孩子也不易取得進步。

⑶重度智力低下:重度智力低下的孩子在各個方麵的發育都非常遲緩,如發音含糊,表達能力弱,理解力低下,情感也十分幼稚,動作笨拙。即使經過係統的習慣訓練,也僅僅能夠養成簡單的生活和衛生習慣,而在生活方麵仍需他人的照顧。

⑷極重度智力低下:極重度智力低下的孩子對周圍事物都不理解,在語言方麵隻會喊“爸”、“媽”等簡單的詞語,而且還不知道自己喊的是什麼,代表什麼意思,常常是無意識的叫喊。這樣的孩子缺乏自我保護的本能,遇到危險也不知躲避。此外極重度智力低下的孩子在運動功能方麵也有著明顯的障礙,手腳不靈活,甚至有的孩子終生都無法行走。

◎預防措施

目前對智力低下的兒童還沒有非常好的治療方法,所以隻有從預防入手。為預防孩子智力低下,父母應注意下麵幾點。

⑴注意孕期保健: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就應該開始做保健工作,如防止懷孕期間營養不良,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及時治療妊娠並發症,避免使用對胎兒有害的藥物,還應避免近親結婚,此外一定要忌煙酒。

⑵注意環境保護:父母還應注意孩子的生活環境,防止發生各種中毒,避免接觸過量的放射線,停止食用致畸藥物或對胎兒發育不利的一切藥物。

⑶加強學前教育:父母也不要忽視孩子的學前教育,而且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學習,不讓孩子感到孤單,父母與孩子同歡樂,非常有利於孩子的智力發育。

四、生活保健建議

在懷孕期間,準媽媽應注重對營養的攝入,如蛋白質、鐵、鋅等微量元素,還應進行適當的環境刺激。同時,準媽媽還要保持積極樂觀開朗的心情,這樣有助於孩子正常水平智力的發育。此外,加強對孩子的學前教育,這對開發孩子智力也非常重要。

溫馨提示孩子的體檢項目有哪些

為了讓孩子可以健康成長,需要對孩子定期進行體檢。

常規體檢時間:6個月以內的嬰幼兒每2個月體檢1次;6~12個月的孩子每隔3個月體檢1次;1~3周歲的孩子每隔半年體檢1次;3歲以上的孩子每年體檢1次。

常規體檢的項目:身高、體重、頭圍和胸圍等測量和評價,半年1次血尿常規檢查。1歲和入幼兒園時進行篩查性發育評估。

其他輔助檢查項目:根據具體需要,可以進行超聲骨強度,骨齡,診斷性發育和智力檢查,篩查性發育評估,注意力檢查,心理行為問卷評價,微量元素測定,肝腎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