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替代品的威脅
兩個處於同行業或不同行業中的企業,可能會由於所生產的產品互為替代品,從而在它們之間產生相互競爭行為,這種源自替代品的競爭會以各種形式影響行業中現有企業的經營戰略。第一,現有企業產品售價以及獲利能力的提高,將會由於存在著能被用戶方便接受的替代品而受到限製。第二,由於替代品生產者的侵入,使得現有企業必須提高產品質量,或者通過降低成本來降低售價,或者使其產品具有特色,否則其銷量與利潤增長的目標就有可能受挫。第三,源自替代品生產者的競爭強度,受產品買主轉換成本高低的影響。總之,替代品價格越低、質量越好、用戶轉換成本越低,其所能產生的競爭壓力就越強;而這種來自替代品生產者的競爭壓力的強度。
(四)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供應商主要通過其提高投入要素價格與降低單位價值質量的能力,來影響行業中現有企業的盈利能力與產品競爭力。供應商力量的強弱主要取決於他們所提供給買主的是哪些投入要素,當供應商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價值構成了買主產品總成本的較大比例、對買主產品生產過程非常重要或者嚴重影響買主產品的質量時,供應商對於買主的議價就大大增強。一般來說,滿足如下條件的供應商會具有比較強大的議價能力:①供應商陣營被一些具有比較穩固市場地位而不受市場劇烈競爭困撓的企業所控製,其產品的買主很多,導致每一獨立買主都不可能成為供應商的重要客戶。②供應商企業的產品各具有一定特色,導致買主難以轉換或轉換成本太高,或者很難找到相應的替代品。③供應商能夠方便地實行前向聯合或一體化,而買主難以進行後向聯合或一體化。
(五)購買者的議價能力
購買者位於行業的下遊,主要通過壓價與要求提供較高的產品或服務質量等方式,進而影響行業中現有企業的盈利能力。一般來說,滿足如下條件的購買者可能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①購買者的總數較少,而每個購買者的購買量較大,占了賣方銷售量的很大比例。②賣方行業由大量相對來說規模較小的企業所組成。③購買者所購買的基本上是一種標準化產品,同時向多個賣主購買產品在經濟上也完全可行。④購買者有能力實現後向一體化,而賣主不可能前向一體化。因此,企業要設法找出議價能力更弱或轉換成本最高的購買者,借以增強競爭優勢,最好的辦法是向購買者提供其心目中獨一無二的優秀產品。
根據上麵五種競爭力量的實際狀況,企業應該通過設法讓自身的經營內容與競爭力量隔絕開來,努力從自身利益需要出發影響行業競爭規則,先占領有利的市場地位再發起進攻性競爭行動等手段來對付這五種競爭力量,以增強自己的市場地位與競爭實力。
(三)替代品的威脅
兩個處於同行業或不同行業中的企業,可能會由於所生產的產品互為替代品,從而在它們之間產生相互競爭行為,這種源自替代品的競爭會以各種形式影響行業中現有企業的經營戰略。第一,現有企業產品售價以及獲利能力的提高,將會由於存在著能被用戶方便接受的替代品而受到限製。第二,由於替代品生產者的侵入,使得現有企業必須提高產品質量,或者通過降低成本來降低售價,或者使其產品具有特色,否則其銷量與利潤增長的目標就有可能受挫。第三,源自替代品生產者的競爭強度,受產品買主轉換成本高低的影響。總之,替代品價格越低、質量越好、用戶轉換成本越低,其所能產生的競爭壓力就越強;而這種來自替代品生產者的競爭壓力的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