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門的時候,意外的遇見了林小二,他看到小包子,又看到馬車、糧車還有這麼多護衛便過來給沈寄請安,行晚輩禮。
沈寄便讓暫停,然後撩起一些車簾和林小二說了幾句話。
林小二看人夠多了,也沒有可以獻殷勤的地方,不由有些遺憾。而且,他娘怕是要不高興的。再一看,和小包子並肩騎馬的這個家夥,嗯,他認得,京兆尹徐茂的長子。徐家和魏家走得很近,他來幫忙也說得過去。可是,魏夫人叫了徐贇卻沒叫自己,他覺得這裏頭大有名堂啊。
小包子、徐贇下馬和林小二互相見了個禮,然後道別上馬,馬車重又啟動。林小二在原地看著,心頭越想越不是個滋味,很想追上去,卻被小廝所阻,“二公子,再不回去夫人該著急了。”他們家的日子在最新的捷報傳來後好過了不少。
到了莊子上,一眾武僧以及徐家眾人便要告辭,沈寄硬是留他們下來吃了一頓飯才把人送走。如今莊子上有二十袋的糧食,暫時是不會有糧荒了。莊子上小雞小鴨又養上了,隻是仍然沒得新鮮蔬菜,隻能吃醃菜,白菜蘿卜蘿卜白菜。這北方的冬天,田裏的土都會凍上,什麼都沒法種。
林夫人告訴沈寄,他們準備回老家去,那邊的路倒是沒有封,繞一繞還能回去。老家也有宅子有地,日子應該不會難過。原本留在京城就是為了林諄讀書方便,如今的局勢京城已經不宜再留。而且,還有一個回去的理由,讓林諄扶亡母靈柩返鄉。他們兩個老的也想回鄉安度晚年。
她拍著沈寄的手道:“一眨眼,我們的緣分也十八年了。收你做幹女兒,倒是我占便宜更多些。這樣的時局,我們一家子厚顏過來,你都能讓我們吃飽飯穿暖衣。”
“幹娘,您別這麼說。您教了我不少。”以林夫人的年紀,這一別怕難有再見的機會。即便以後時局安定了,林諄上京趕考,她也是不會跟著來的。所以沈寄這會兒也有些動情。
“你們呢,怎麼打算的?”
“也打算回淮南去。”
林夫人點頭,“嗯,你們老家也沒有被戰火覆蓋,回去好些。而且魏家是大戶人家,你們家在老家也是有產業的。小寄,保重!”
“嗯。”
“諄兒,過來給你姑姑磕頭。”
沈寄趕緊擺手,“不用如此。”
林夫人執意讓孫子磕頭,“讓他謝謝你讓我們一家不至於餓死。將來說不得這孩子也許還有麻煩到你們夫妻之處。”
如果沒有變天,力所能及的沈寄也樂意照顧一下林諄,讓魏楹指點他考試、做官。
“幹娘放心,隻要將來我們夫妻有能力,一定不會不管這個侄兒的。”
沈寄給了林家一袋糧食,送他們幾輛馬車上了官道。至於金銀,林夫人說這個她倒是不缺。隻是之前有銀子沒門路到最後也買不到糧食了而已。
這次沈寄去京裏,本想把裴先生老兩口接到溫泉莊子。之前眾人都來投奔,這兩位老人家卻沒有。說是之前城門封鎖期間魏楹就給他們送過糧食,他們還能撐一段時日,也給沈寄減輕點負擔。回華安的路不通,他們也不打算去投奔兒子,裴鈺那裏是運軍糧的一個要點,也是忙得團團轉。裴先生說不去裹亂了。回頭要是城破了,他就從城牆上跳下去。
沈寄如今最怕的就是這種論調,好死不如賴活著,這些被稱為民族脊梁的知識分子別這麼從容赴死嘛。唉,大家三觀不統一,她也不指望改變別人,魏楹別幹這樣的事就好。
所以,沈寄現在也是耐心等著回淮南的路能夠通暢,然後把孩子們打包送走。不過,如今莊子上也不隻她家的人。
“芙葉姐,到時候你和丹朱就一起去吧。”
芙葉搖頭,“我不去,我要等著阿隆回來。而且我也去不了,他現在領著我爹的舊部呢,領兵之將家屬是要留在京裏的。至於丹朱,有那樣一個爹,魏家怕是不肯收留她。”
“這個我想過了,回頭去了淮南,讓小芝麻陪著她住到魏楹養母家去。我那位婆婆是絕不會不收留她的。”也不知道阿隆和小權兒現在怎樣,一戰成名少年封侯那是話本,戰爭是很殘酷的。兩小子都寫過信回來報平安,他們似乎是在一處軍營裏。
芙葉點點頭,“呃,好。”
還有一個,小親王。沈寄不敢把他送走,皇家也不會允許的。估計到時候隻能把他和伽葉大師送進宮,讓宮裏安排。
這個就得和小親王做思想工作了。
果然,小親王聽說了這個安排,不樂意了。
“丹朱都可以去,我怎麼不能去啊?”
丹朱她是沒有更好的地方可以去。芙葉的婆家,這不用指望。娘家,從現在看來也指望不上。他們是罪人家屬,都已經被趕出郡主府了,真要是城破逃亡的話很可能被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