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堅冰融化時 相逢一笑天地寬(2 / 3)

台胞入境後,由中旅、國旅、青旅及金橋旅行社等4家旅行社負責接待,從香港到內地實行一條龍服務。交通、鐵道、民航等部門及賓館、飯店應密切配合,積極為台胞提供食宿、交通和各種優質服務。收費應嚴格遵照國家規定,不準抬價。嚴禁套彙、索取小費和亂收費。台胞旅遊、探親、費用自理。少數確有困難的,由有關部門酌情予以補助。所需經費由財政部門解決;

台胞探親所到地區的市、縣、鄉政府和有關單位,應認真做好接待工作,協助他們解決困難。要注意保護來探親旅遊台胞的安全。要教育有關工作人員和台胞在大陸的親友多以親情鄉誼聯絡感情,不向對方索錢要物,以免造成不良影響。對台胞的家庭、婚姻、財產糾紛,由他們自己解決。如台胞要求楊斯德們協助,可予調解;

對台胞要求來大陸定居的,要從嚴掌握,盡量做耐心細致的工作,向他們說明定居後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實際困難,勸其返回。對於情況特殊且有定居條件的,可根據《關於進一步做好台灣同胞來大陸定居工作的意見》的精神妥善安置;

嚴禁在探親旅遊的台胞中發展情報關係;

要嚴防借來大陸探親、旅遊為名,進行非法、破壞活動。如有發現,應及時報告,由有關部門查明案情,掌握真憑實據,依法處理;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根據實際情況,充實接待部門的力量,做好接待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他們的政治、業務水平。接待台胞工作的政策性很強,要注意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對接待工作中的問題,各級領導應積極負責處理。遇有重要問題,及時上報;

應該說,以上這些具體措施是從台胞的切身利益出發,實事求是,有的放矢的。後來的實踐證明,這些規定是符合實際的,是有效的。楊斯德看到山東報來的材料說,由於台灣當局長期封鎖大陸消息,加上長期的反共不實宣傳,台灣同胞普遍對楊斯德們存在著顧慮,不了解楊斯德們對他們回家鄉探親到底是個什麼態度,更不了解楊斯德們的對台政策。有些台胞一進入大陸,就用懷疑的眼光來看待大陸的一切。他們不放心楊斯德們對他們過去的行為是否采取寬容的政策,畢竟國共兩黨積怨很深,兩岸又隔絕多年,有這樣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山東膠東地區的一位台胞,開始來大陸時,非常擔心遭報複。原來,1947年解放戰爭時期,他帶當地的還鄉團,抄了現在擔任村支書的家,還將他打得奄奄一息。幸虧這位支書逃走了,算是撿了一條命。可這位台胞沒想到的是,這位支書不僅沒有報複,還熱情地接待了他,完全出乎他的意料。這位台胞非常感動,高興地說,共產黨不計較個人恩怨,寬容大量,真是偉大。他表示回台灣後,要向他的親人和朋友介紹楊斯德們的政策,要他們早日回家鄉看看。楊斯德曾經接待一位台灣黃埔同學會的秘書長,在北京飯店宴請他。楊斯德一走進大廳,他就快步跑上來抱著楊斯德,激動地對楊斯德說:“楊先生,楊斯德今天投降來了。淮海戰役時,楊斯德是國民黨的連長,是漏網之魚。今天,楊斯德自投羅網,主動投降。”楊斯德說:“你們來了就好,楊斯德們歡迎,不要說什麼投降,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楊斯德們應著眼未來。魯迅先生有句話,楊斯德把它送給你,那就是‘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親情隔不斷

執行一段時間後,中央指示派人下去檢查,就各地接待台胞一事進行調研。由台辦牽頭,公安、鐵道、旅遊、民航、海關等單位配合檢查。這次下去的人有朱穆之、鬱文,總政治部副主任、鐵道部辦公廳主任、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局長等。楊斯德們先到廣州、深圳調查研究,並召開由香港的新華社和深圳的有關部門參加的會議,聽取工作彙報。然後,楊斯德們又赴福建、浙江、上海檢查。通過檢查發現,各有關部門工作積極主動,措施得力,做了大量工作。直到今天,楊斯德還對有些事例印象深刻。福建在彙報時說,有一位台胞原來就有神經病,一發病就什麼都不知道,後來經過治療,腦子基本上清楚,生活也能自理。一聽說老兵可以回家探親,就迫不及待地回來了。沒想到由於興奮過度,加上準備返鄉的行李,勞累過度,這位台胞一到福州就病倒了。福建省台辦的工作人員立即將他送醫院救治,從省領導到一般工作人員;從院領導到醫生、護士,都給予了這位台胞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一方麵醫院積極治療;一方麵台辦工作人員想辦法去尋找他的親人。當時,這位台胞神誌不清,一會兒說他的家鄉在這裏,一會兒又說在那裏,弄得楊斯德們的工作人員到處跑。但大家都沒有怨言,而是滿腔熱情地去積極尋找,那怕有一點點希望也不放過。經過醫務人員的努力,這位台胞的病情逐漸穩定,發病的次數越來越少,腦子也清楚了些,終於想起了他家鄉的大致方向。台辦的工作人員采取地毯式搜索,一步一步地縮小範圍,最終在一個小山村找到了他的親人。然後,台辦又把台胞的親人接到醫院來。親人相見勝過良藥,這位台胞竟然神奇地好起來,恢複如初。後來,這位台胞高興地回到了他闊別近40年的家鄉,享受著親人團圓的幸福。

還有浙江省台辦幫助台胞喜結良緣的事也很感人。浙江籍的一位台胞,是一位台灣老兵,在台灣一直沒有再娶,死守著家鄉的妻子。回來後發現妻子已再婚,他非常苦悶。台辦知道後,主動上門了解情況,對台胞進行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指出這種人間悲劇不是個人造成的,而是曆史的錯誤。這位台胞經解釋後也想通了,他不怪原來的妻子,要怪隻能怪兩岸長期隔離,有家不能回,人為地釀成骨肉分離、妻離子散的悲劇。台辦同誌一方麵安慰台胞,一方麵積極尋找合適的人,促成台胞再結良緣,以照顧這位台胞的後半生。幾經尋覓,終於找到了一位年齡相仿的婦女。兩人見麵後還挺投緣,就這樣這位台胞找到了最後的歸宿,還在家鄉定居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