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告台灣同胞書》,充分表達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台灣問題上的方針政策。
就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當天,全國政協專門就此舉行了一個座談會。鄧小平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今天是1979年元旦,這是個不平凡的日子。說它不平凡,不同於過去的元旦,有三個特點:第一,是我們全國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四個現代化建設上來了;第二,中美關係實現了正常化;第三,把台灣歸回祖國、完成祖國統一的大業提到具體的日程上來了。”
1月2日上午,鄧小平以國務院副總理的身份會見由民主黨眾議員托馬斯?路?阿什利率領的美國眾議院銀行、財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訪華團。在談到有關台灣前途的問題時,鄧小平說:“解決台灣歸回祖國,完成國家統一的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我們對台灣問題的解決是采取現實態度的。1月1日發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台灣同胞書》,表明我們的態度是真誠的,是合情合理的。”
之後,鄧小平不斷地向國內外朋友和各界人士闡述中國中央政府在台灣問題上采取的這種“合情合理的現實態度”。
在鄧小平的主持下,中國共產黨審時度勢,一方麵實行改革開放、加快經濟發展的政策;另一方麵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逐漸醞釀解決台灣問題的科學構想。
這一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鄧小平在1979年12月6日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清楚地表述了出來。他說:我們提出了台灣回歸祖國,實現祖國統一的目標。實現這個目標,要從現實情況出發。對台灣,我們的條件是很簡單的,那就是,台灣的製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台灣與外國的民間關係不變,包括外國在台灣的投資、民間交往照舊。這就是說,外國可以照舊對台灣投資。即使台灣與祖國統一起來後,外國投資也不受任何影響,我們尊重投資者的利益。台灣作為一個地方政府,可以擁有自己的自衛力量,軍事力量。條件隻有一條,那就是,台灣要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作為中國的一個地方政府,擁有充分的自治權。
解決台灣問題的思路,是中國共產黨幾代人長期探索的結果。台灣、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是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中共領導人的未竟之業。早在1974年,81歲高齡的毛澤東曾指著一旁的鄧小平等人向來訪的英國首相希思說:中國統一這件事,我恐怕看不到了。這是他們的事了。
作為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鄧小平將實現祖國真正統一,當作責無旁貸的曆史重任,決心在自己這一代人的有生之年圓統一之夢!
進入20世紀80年代,台灣問題的解決顯得更加緊迫和重要。
這份《告台灣同胞書》,充分表達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台灣問題上的方針政策。
就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當天,全國政協專門就此舉行了一個座談會。鄧小平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今天是1979年元旦,這是個不平凡的日子。說它不平凡,不同於過去的元旦,有三個特點:第一,是我們全國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四個現代化建設上來了;第二,中美關係實現了正常化;第三,把台灣歸回祖國、完成祖國統一的大業提到具體的日程上來了。”
1月2日上午,鄧小平以國務院副總理的身份會見由民主黨眾議員托馬斯?路?阿什利率領的美國眾議院銀行、財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訪華團。在談到有關台灣前途的問題時,鄧小平說:“解決台灣歸回祖國,完成國家統一的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我們對台灣問題的解決是采取現實態度的。1月1日發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台灣同胞書》,表明我們的態度是真誠的,是合情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