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以水稻為主體的高效益種養結合型生產模式(二)(1 / 3)

4.蟹苗投放後的田間管理技術

(1)看好水層:蟹苗投放前稻田地要徹底換水,保持水層10厘米左右,選擇好天氣多點投放。隨著蟹體的增大,田間水層應逐漸加深。盛夏季節水層應保持15~20厘米,要5~10天換一次水。

(2)加強飼養管理:蟹苗人田後食量逐漸增加,在喂飼上要以全價餌料為主。如果是自己搭配餌料,就以豆餅粉為主,適當搭配玉米麵、糠鼓及動物性餌料。如果喂臭魚爛蝦及豬、雞下水等,一定要切碎煮沸後再喂。每天上午喂飼全天餌料的1br3,下午5時左右喂餘下的2br3。

為了促進蟹苗增殼與蛻殼,每隔5~10天要喂些青菜和少量脫殼素。在飼養過程中要做到前期不脫葷,高溫不斷青,精、粗、青、葷相互搭配的喂飼方法。

(3)防逃:經常檢查防敵防逃設施工程,發現漏洞及時處理。

(4)收獲:河蟹的收獲時間應在水稻收獲前後,收獲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水稻收獲前收蟹,即在收割水稻前利用田間排水的機會,采取陷阱或袖網方法捕捉,剩餘部分及洞穴內的河蟹由人工捕捉;另一種方法是在水稻收割後,即帶水收割水稻,邊割邊把水稻運到田外,割完-池排-池水,結合排水用陷阱或袖網捕捉。

(七)稻田養牛蛙

稻田養牛蛙與稻田養魚、養蟹一樣,也是立體種養結合型的高效農業模式。

1.經濟效益

牛蛙是高級食品,蛙肉細嫩、味美,蛙油可製高級潤滑油,蛙皮可製上等皮革。牛蛙在國內外市場上暢銷。在國際市場上,每千克牛蛙的價格可達28-58美元。稻田養牛蛙還可以防治害蟲。稻田養牛蛙一般需要2年才能養成商品蛙,畝產牛蛙100千克左右,產值達2.0萬元,純收入0.6~1.0萬元。水稻畝產500千克,田埂產15千克大豆。

2.適用條件

牛蛙原產於熱帶,性喜溫暖安靜,所以養牛蛙的稻田必須自然環境條件僻靜;溫暖地區牛蛙長得快,因此稻田養牛蛙最適於在溫帶及熱帶地區,而冷涼地區牛蛙生長慢,變態晚,不適於養牛蛙;稻田養牛蛙必須在灌排水方便、水質清新的地方,汙泥濁水之處不適於養牛蛙;水源充足的地塊可以養牛蛙,水源不足及保水力差的地塊不適於養牛蛙。

3.具體做法

(1)稻田養牛蛙的田麵設計。養牛蛙的稻田四周要挖一條深50厘米、寬50厘米的圍溝,在稻田的外圍要設一道防逃與防敵兼用的圍牆,高度70厘米左右。防逃牆用0.14厘米厚的農膜,每隔1米遠用短木棒固定,防止倒伏。

(2)6月20日前後,待水稻插秧、施肥都結束才能放蛙苗(蝌蚪)。嚴防產生藥害。蝌蚪從孵化廠放到稻田地需要一個運輸過程,近者用盆或桶,遠者用大塑料桶,口部用紗布紮好。運輸途中如果超過3~4小時應換一次水。

4.蟹苗投放後的田間管理技術

(1)看好水層:蟹苗投放前稻田地要徹底換水,保持水層10厘米左右,選擇好天氣多點投放。隨著蟹體的增大,田間水層應逐漸加深。盛夏季節水層應保持15~20厘米,要5~10天換一次水。

(2)加強飼養管理:蟹苗人田後食量逐漸增加,在喂飼上要以全價餌料為主。如果是自己搭配餌料,就以豆餅粉為主,適當搭配玉米麵、糠鼓及動物性餌料。如果喂臭魚爛蝦及豬、雞下水等,一定要切碎煮沸後再喂。每天上午喂飼全天餌料的1br3,下午5時左右喂餘下的2br3。

為了促進蟹苗增殼與蛻殼,每隔5~10天要喂些青菜和少量脫殼素。在飼養過程中要做到前期不脫葷,高溫不斷青,精、粗、青、葷相互搭配的喂飼方法。

(3)防逃:經常檢查防敵防逃設施工程,發現漏洞及時處理。

(4)收獲:河蟹的收獲時間應在水稻收獲前後,收獲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水稻收獲前收蟹,即在收割水稻前利用田間排水的機會,采取陷阱或袖網方法捕捉,剩餘部分及洞穴內的河蟹由人工捕捉;另一種方法是在水稻收割後,即帶水收割水稻,邊割邊把水稻運到田外,割完-池排-池水,結合排水用陷阱或袖網捕捉。

(七)稻田養牛蛙

稻田養牛蛙與稻田養魚、養蟹一樣,也是立體種養結合型的高效農業模式。

1.經濟效益

牛蛙是高級食品,蛙肉細嫩、味美,蛙油可製高級潤滑油,蛙皮可製上等皮革。牛蛙在國內外市場上暢銷。在國際市場上,每千克牛蛙的價格可達28-58美元。稻田養牛蛙還可以防治害蟲。稻田養牛蛙一般需要2年才能養成商品蛙,畝產牛蛙100千克左右,產值達2.0萬元,純收入0.6~1.0萬元。水稻畝產500千克,田埂產15千克大豆。

2.適用條件

牛蛙原產於熱帶,性喜溫暖安靜,所以養牛蛙的稻田必須自然環境條件僻靜;溫暖地區牛蛙長得快,因此稻田養牛蛙最適於在溫帶及熱帶地區,而冷涼地區牛蛙生長慢,變態晚,不適於養牛蛙;稻田養牛蛙必須在灌排水方便、水質清新的地方,汙泥濁水之處不適於養牛蛙;水源充足的地塊可以養牛蛙,水源不足及保水力差的地塊不適於養牛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