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具體做法
(1)稻田養牛蛙的田麵設計。養牛蛙的稻田四周要挖一條深50厘米、寬50厘米的圍溝,在稻田的外圍要設一道防逃與防敵兼用的圍牆,高度70厘米左右。防逃牆用0.14厘米厚的農膜,每隔1米遠用短木棒固定,防止倒伏。
(2)6月20日前後,待水稻插秧、施肥都結束才能放蛙苗(蝌蚪)。嚴防產生藥害。蝌蚪從孵化廠放到稻田地需要一個運輸過程,近者用盆或桶,遠者用大塑料桶,口部用紗布紮好。運輸途中如果超過3~4小時應換一次水。
(3)牛蛙的飼養方法。牛蛙屬雜食性,蝌蚪吃植物和動物性兩種餌料,幼蛙和成蛙是肉食性,以鮮活的動物性餌料為食,不吃植物性餌料。①蝌蚪階段要投喂水生蟲類、魚粉、血粉、蛋黃等,並混合一部分玉米麵、豆餅粉,用鍋熬成糊狀撒人水中,每天投放2次,投放餌料的多少要根據餌料在水中剩餘情況來定。②幼蛙及成蛙的餌料為鮮活的動物性餌料,如蚯蚓、蠅蛆、小魚蝦及昆蟲等,牛蛙經過訓食後,也能吃死的動物性飼料,如畜禽內髒切碎後放在水邊或餌料台上即可。
一般說來,7~30天的蝌蚪,每1000尾需日投餌料40~70克;30天至變態期間的蝌蚪,每100尾需日投餌料40~80克;幼蛙每隻需日投料5~10克;成蛙每隻需20克以上。
(4)越冬:秋後捕捉的牛蛙不能及時售出的就得越冬。可采用坑藏法:挖1.5~2.0米深的坑,坑底鋪40厘米厚的爛泥,然後再加水1.5米以上,冬天除冰層以外,還應保持60厘米的水層,隔2個月左右換一次新水,還要打冰眼換氣,及時清掃冰上積雪。
(八)甘藍複種水稻,糧、菜雙收
甘藍耐寒,在北方單季稻種植區,很多都可實現上茬甘藍、下茬水稻,做到糧、菜雙收。
1.經濟效益
以遼寧的營口、盤錦等地為例,上茬地膜小棚甘藍可畝產3000千克,平均每千克0.4元左右。去掉畝成本300元,上茬甘藍純效益約900元。下茬水稻平均600千克,兩茬合計純收入超千元。
2.適用條件
在生育期165天左右的水田區,選擇地勢較高或平肥地均可。社會化服務功能健全。
3.具體做法
(1)上茬甘藍栽培技術要點:①選用早熟的“中甘11號”品種。②適時育壯苗。1月中旬至2月初,在溫室內播種育苗,當小苗長出3片真葉時分苗,每平方米100株,分苗可把苗移栽到冷棚或陽畦裏,定植前10天左右開始煉苗。③精細整地。用於早春定植甘藍的稻地,應秋翻地,秋起大壟(壟寬70厘米),壟向與當地主要風向平行。④定植。當甘藍苗長出7~8片葉,大約在3月下旬至4月初開始定植於壟溝的兩側,定植時要施農肥和氮素化肥。每畝定植5500~6000株,定植後順壟溝澆一遍中水,然後用地膜扣小拱棚,上麵用壓繩壓住,地膜拱棚兩邊用土壓嚴實,以防風揭。⑤定植後的管理。緩苗後,白天把小拱棚內的溫度控製在25℃左右。當甘藍長滿小拱棚時要及時引苗。當甘藍開始結球時,追一次氮素化肥,一般用量為每畝20千克,同時澆水一次。5月中旬前後用速滅殺丁農藥防治一次菜青蟲。⑥收獲。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采收上市,及時倒茬翻地。
(2)下茬水稻栽培技術要點:在選擇品種方麵,一般應比單作水稻的早熟7天左右。因為上茬甘藍施用了較多的肥料,所以下茬水稻應注意適當減少肥料用量。
(九)小油菜與水稻複種,經濟效益高
小油菜耐寒,生長快,從播種出苗到上市一般不超過60天,而且可育苗移栽,在人多地少的水田區,上茬可收獲兩次小油菜,下茬栽水稻,田埂再種豆,可充分利用勞動力。
1.經濟效益
每畝地一茬可收獲小油菜800~1000千克,產值900元左右,純收入600元上下。生育期在165天左右的地區,可連續收獲兩茬。下茬水稻畝產500千克以上,田埂豆10千克。
2.適用條件
土地平肥,勞動力充裕,社會化服務功能完善,大規模生產出的商品菜可以外運。
3.具體做法
(1)小油菜栽培技術要點:①秋季精細整地。秋翻地之後撒施農肥,然後耙平。在稻田地中心位置東西向夾一道玉米秸防風障,在風障南麵做寬度為1.7~1.8米的高畦育苗床,也可在其他向陽背風處做育苗床。②選擇適當品種。應根據市場的不同需求,選用白幫小油菜或青幫小油菜。③適時育苗。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初進行扣棚烤床。2~3天後,當床麵化凍5~10厘米時即可播種,撒播即可。最好采用開閉式覆膜。④苗床管理。油菜苗長出3片真葉時開始通風,使床內溫度在15~25℃。3月下旬開始煉苗,逐漸地撤去薄膜。⑤定植。4月初集中人力定苗,行株距保持5厘米左右。定苗前要注意收看天氣預報,趕在冷尾暖頭天氣作業。緩苗後追施硫酸按每畝20千克,追後用噴壺澆一遍水,以促進肥效盡快發揮作用。⑥收獲上市。當5月初,油菜長出6~8片葉時即收獲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