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核桃樹的生物學特性(3 / 3)

2.氣候

在我國,北緯21°~44°,東經75°~124°的地區都有核桃栽培或種植,但主要分布在暖溫帶和北亞熱帶。核桃是適應性較強的多年生喬木,對環境的要求不甚嚴格。其生存的主要生態條件有:溫度(年平均溫度、極端溫度和無霜期)、日照、年降水量、海拔高度、土壤。

(1)溫度

核桃屬於喜溫樹種。核桃適宜生長的溫度範圍及無霜期是:年平均溫度9~16℃,極端最低溫度不低於-25℃,極端最高溫度在38℃以下,無霜期180天以上。核桃幼樹在-20℃條件下可出現凍害,成年樹雖然能耐-30℃低溫,但低於-26~-28℃時就出現凍害,雄花芽、葉芽和枝條均易受凍害。樹體展葉後,如果溫度下降到-4~-2℃,新梢可被凍壞;花期和幼果期氣溫下降到-2~-1℃時,則產生凍花凍果現象,導致減產或絕產。在溫度過高的地區,如果溫度超過38~40℃時,果實和枝條容易遭受日灼傷害。鐵核桃則隻適應於亞熱帶氣候條件,耐濕熱,不耐幹冷。對溫度的要求是:年平均氣溫為12.7~16.9℃,最冷月平均氣溫4~10℃,極端最低溫度為-5.8℃。有代表性的核桃栽培地區的氣候情況列於表2。

核桃是喜光樹種。在年生長周期內,日照時數和強度,對核桃生長、花芽分化及開花結實有重要的影響。進入結果期後更需要充足的光照條件,全年日照時數要求在2000小時以上,才能保證核桃的正常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例如,新疆早實核桃產區阿克蘇和庫車地區,因光照充足,年日照量均在2700小時以上,生長期(4~9月)的日照時數在1500小時以上,因而核桃產量高、品質好。同樣,核桃園邊緣植株生長良好,產量高;同一植株的外圍結果枝結果多,堅果品質好。這些都是因為光照條件好所致。因而,果園管理中應注意栽植密度適當和合理修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3)水分

核桃的不同種或品種對降水量的適應能力有很大差異。雲南鐵核桃分布區的年降水量為800~1200毫米時,生長結果良好,而幹旱年份生長和結實都受影響。當降水量超過600毫米時,新疆早實核桃容易發生病害。通常來說,核桃可耐幹燥的空氣,但對土壤的水分狀況比較敏感。土壤過幹或過濕都不利於核桃正常的生長和結實。土壤幹旱則阻礙根係吸收和地上部分的蒸騰作用,幹擾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導致落花落果,甚至葉片凋萎脫落。土壤水分過多或長期積水,造成通氣不良,使根係呼吸受阻,嚴重時窒息、腐爛,從而影響地上部的生長和發育。秋季雨水頻繁,常引起果實青皮早裂,堅果變褐,影響堅果品質。因此,果園最好建設灌溉係統,做到旱能澆、澇能排。核桃園的地下水位應在地表2米以下。

3.土壤

核桃為深根性樹種,根係需要有深厚的土層,大於1米為宜,保證植株的良好生長發育。土層過薄,容易形成小老樹,生長發育不良,影響產量。核桃對土壤質地的要求是:土壤結構疏鬆,保水透氣性好。因而,核桃適合在砂壤和壤土上種植。粘重板結或過於貧瘠的土壤,均不利於核桃的生長和結實。核桃對土壤酸堿度的適應範圍是pH6.2~8.2,最適範圍是pH6.5~7.5,即在中性或微堿性土壤生長最佳。核桃是喜鈣性的植物,一般在石灰風化的土壤上生長良好。土壤的含鹽量要求在0.25%以下,稍微超過即對生長結實有不利影響。含鹽量過高則導致死亡,氯酸鹽比硫酸鹽的危害更大。核桃喜肥,每收獲100千克核桃堅果,要從土壤中吸收2.7千克純氮。合理增施氮肥,可以提高堅果的出仁率,合理使用磷肥和鉀肥,不僅可以增產,還可以改善核仁的品質。但是,氮肥施用過量會延長生長期,推遲果實成熟和新梢停止生長時間,不利於安全越冬。合理使用農家肥和壓綠肥,有利於核桃生長和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