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栽培管理技術(一)(3 / 3)

3.土壤管理:

核桃樹在幼樹階段,尤其是在定植後的五六年內,為了促進幼樹的生長發育,必須加強土壤管理,主要內容如下。

(1)深翻:

為了保持核桃園的土壤疏鬆,增加透氣性,提高保水蓄肥能力,促進根係發育,定植2~3年以後,每年或隔年要擴盤改土。每次挨著栽植坑的邊緣40~50厘米,深度為60厘米左右。可在早春或深秋結合施底肥時進行。

(2)中耕除草:

為了促進幼樹的生長發育,在定植後,每年都要進行除草鬆土作業,以保持樹下土鬆草淨。

①除草:凡進行間作的核桃園可結合間種作物的管理進行。非間作的核桃園,可根據雜草發生情況,本著除早、除小、除淨的原則,每年進行3~4次。采用人工或機械除草,大麵積的核桃園可采用化學除草。常用的除草劑有草甘膦、樸草淨、阿特拉津等,對於一般性雜草如禾本科雜草、馬塘草、灰菜、薊菜、馬齒莧等可用草甘膦,每畝用量0.25千克,加水50千克,在雜草大量發生初期噴灑,效果都很好。

②鬆土:在生長期間用畜力或機械翻耕2~3次,深度為10~15厘米,也可結合除草進行。鬆土的範圍,間作園翻耕樹盤和株間與冠幅的大小相同,非間作園進行全麵翻耕。

刨樹盤,一般在早春或晚秋結合施底肥進行,其範圍與樹冠相同。方法是人工用鎬刨或鐵楸挖翻,最好是用手扶拖拉機或小四輪拖拉機、鬆土機翻耕,深度為20~30厘米。

4.間作:

所謂間作,就是林業與農業和其他種植業相結合的一種栽培形式。目前國際上正在推行的“混農林業”,實際上就是“農林間作”。間作就是利用不同林木、作物在生長發育方麵的差異和互補關係,充分利用自然界的時差、空間、光照熱量、地力等條件,不間斷地獲得較多的產物,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核桃園的間作一直受到科技工作者和生產者的重視,並取得較好的效果。例如: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在5年生的核桃園中間作山楂、西瓜,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在4年生的核桃園中,間作草莓、黃瓜,都取得很好的收益。實踐證明,核桃園特別是在幼樹階段進行間作,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地力和空間,提高經濟效益,而且可以實現當前和長遠利益的結合,做到以短養長,在田間管理方麵還能做到農林兼顧,節省人力物力。間作主要有2種形式。

(1)水平間作:

主要是以增加品種的多樣性為主,在一定的期間內,它們對光能的吸收和利用都在一個層次上。主要是核桃與其它林果間作,主要樹種有花椒、香椿、棗樹、桃樹、櫻桃、李子等。

(2)立體間作

主要比核桃矮或比較耐陰的農作物,與林果苗、中草藥、瓜菜、花卉、薯類、食用菌等間作。一般是在核桃樹的行間或樹下種植,可以充分利用核桃樹的空間及地力,在管理上可以做到互補,互相兼顧,使核桃園提早獲得效益。

5.人工輔助授粉:

核桃樹進入結果初期,一般雄花比雌花出現較晚,或數量較少。為了提高幼樹的座果率和產量,對雌花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實踐證明,這是提高幼樹產量的有效方法。

(1)采集花粉:

遼寧省各地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雄先型的雄花穗可伸長8~12厘米,並由綠變黃,雄蕊變成杏黃色時或花穗基部的花蕊開始有少量散粉時,便可采下花穗,置於通風、幹燥的室內,散擺在幹淨的牛皮紙或報紙上,經1~2天可全部散粉。散粉後,用新毛筆或排筆,將花粉搜集一起,放在玻璃試管或裝青黴素的空瓶中,裝到1br2處即可,然後用脫脂棉將瓶口塞好,使之透氣。如果是兩天內用完,放在陰涼的室內即可。3~6天使用,可放冰箱中冷藏,溫度3~5℃。千萬不要在花粉中摻入石膏粉、滑石粉、澱粉之類的東西,因為核桃花粉最怕幹燥,而這些東西摻入後,使花粉很快失水而失去活力,使授粉失敗。

(2)授粉方法:

①人工用竹(木)竿灑粉:首先將花粉裝入一個用3~4層沙布縫製的長15~18厘米、寬10~12厘米的布袋中,花粉不能裝得太滿,裝到布袋的1br3到1br2處,封好袋口,再將裝好花粉的布袋綁在2~3米長的竹(木)竿頂部。授粉時,一個人舉著竹竿在核桃樹的行間,向兩邊的核桃樹上方抖1~2下即可。然後再到隔一個核桃樹行間去抖。

②用噴粉器授粉:選用醫用喉頭噴粉器,將花粉裝入噴粉器的玻璃瓶中,裝入1br2處,噴時距樹冠0.5~1米遠,向樹的中上部噴一下,再在對麵噴一下即可。

③授粉時間:授粉時間對核桃來說很重要,一般在早晨8點以前授粉。因為早晨雌花柱頭分泌粘液最多,空氣濕度大,是柱頭接受花粉最佳時間。

6.預防自然災害:

近年來,各地核桃園和核桃苗圃頻頻發生自然災害,常造成核桃減產甚至絕收,苗木大麵積受害,新栽幼樹和二、三年生的幼樹從地表以上10厘米高以下受凍死亡等,損失嚴重,應引起各地的注意。遼寧省核桃的主要自然災害有以下幾種。

(1)春寒:

春寒是北半球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遼寧省主要發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當樹木已經開始生長並進入花期,氣溫突然降至攝氏零度以下,常造成嫩枝和雌花受凍使樹木生長受到影響,特別是雌花受凍後,造成減產,甚至絕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