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接穗的運輸:從外地采集和調撥的接穗,經過汽車或火車運輸時,要用塑料袋包裝,在袋內放入少量的濕鋸末或濕苔蘚等保濕。袋子封口後,外麵用繩子捆牢,注明品種、數量,然後再裝入木箱或紙箱中運輸。冬季運輸時,還要做好防寒工作。
④嫁接物料準備:一是嫁接工具,按3人一組必備的嫁接工具,嫁接刀(或電工刀)2把,剪枝剪2把,魚頭鋸一把,果樹用手鋸一把,鐵鍬一把,小土鏟一把,2米高的人字梯和板凳各一個。二是包紮材料,高密度塑料袋或保鮮袋,切不可用一片的塑料袋或食品袋。可根據砧木接口的粗細準備3種規格,即長30厘米,寬分別為10厘米、15厘米、18厘米。前兩種可多準備一些。麻袋繩、線麻皮、塑料繩等根據需要準備,也可用4.5~6厘米寬的果樹傷口專用膠帶代替綁接穗的線麻皮。舊報紙若幹,裁成8開大小。三是其他物料,帶提把的塑料桶一個,濕麻袋片或濕麻袋(裝接穗用),盛水的小水桶或罐頭瓶(存放削完的接穗用)或濕毛巾一條,細磨石一塊。
(2)高接技術方法
①高接時期:核桃高接與其他果樹不同。在休眠期嫁接由於砧木的傷流嚴重,成活率很低,掌握好嫁接時期也是核桃高接成活的關鍵之一。主要是根據核桃樹的生長發育狀況來確定高接時期,可以從以下方麵來確認。砧木芽從萌發至展葉;新枝頂端出現雌花突起至明顯區分出子房和柱頭,但柱頭尚未反曲;雄花穗已伸長變綠到散粉之前。此時期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5℃以上。遼寧省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嫁接。
②嫁接方法、步驟:核桃的枝接方法雖有多種,如劈接法、切接法、腹接法、插皮接法等,應用起來成活率都很低。20世紀80年代,山東省果樹研究所發明插皮舌接法,經各地應用後,嫁接成活較高,達到80%以上。因此,插皮舌接法是我國目前各地普遍采用的方法。經多年實踐,隻要解決好“兩個難點”,即接穗貯藏和套袋放風,掌握“三個關鍵”,即“露白、放水、留救命芽”,高接成活率可達95%以上,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確定高接部位和嫁接頭數。根據砧木的年齡,樹體大小,主幹高度,主、側枝的分布和粗度,是否便於高接作業等確定。一般單頭(即1個頭)高接,幹高在1.5米以上時,可在1~1.5米處嫁接,幹高不足1米時,可在靠近主幹的一個主枝的下部進行。多頭(即2個以上的頭)高接可根據接頭的粗細,其高度可控製在3米以下。
嫁接頭數的確定要因樹而異,一般主幹直徑(第一個主枝以下嫁接部位)在5~12厘米以上時,因為斷麵過粗,愈合較困難,不宜嫁接,而是選擇不同方位的主枝進行多頭高接,嫁接部位的直徑粗度最好是5~10厘米。
其次,斷砧。高接部位和頭數確定後,接著進行斷砧,選主幹或主枝的平直光滑的部位,將砧木鋸斷(俗稱斷砧),將斷麵削光滑。如在主枝上進行多頭高接,斷砧的部位距主幹一般在30~40厘米。
第三,削切砧木接口。根據砧木斷麵的粗細確定插穗的數量,一般為2~4個接口,按等距在不同的方位切一個寬3~4毫米,與樹幹垂直的橫向的月牙形斜切口,在切口的下方削去6~8厘米長的外層老皮,使內皮的厚度保留1~1.5毫米。然後在月牙形斜切的下邊中間部位向下切一刀深達木質部,其切口的長度為5~6厘米,並在切口的上端挑開兩邊的皮層。
第四,削接穗。將長接穗剪成12~15厘米長的穗條,每個穗條留2~3個芽,或直接取剪好貯藏的穗條。在基部一個芽的背麵下方留出6~8厘米,用以削切麵。選取穗條要按嫁接頭逐個進行,做到一個接頭上的穗條長短要一致。削穗條切麵時,開刀的位置恰好在下麵一個芽的背麵,削成長6~8厘米的馬耳形的斜切麵,並掀開切麵背後的皮層。
第五,插穗條。將削好的穗條,使切麵緊靠砧木的木質部,從砧木接口處月牙形斜麵的下方,將穗條切麵的木質插入砧木縱切口的皮層中,再用穗條切麵背後的皮層蓋住砧木的縱切口和內皮層。插穗時,要把穗條切麵的基部露出2~3毫米寬的木質,俗稱“露白”。露白是為了給砧木和接穗產生的愈傷組織留出的愈合空間,有利於愈合而形成輸導組織。“露白”被認為是高接成活的關鍵技術之一。
在插好接穗的外側,接近砧木接口處,穗條切麵背後的那個芽被稱為“救命芽”。據觀察,穗條上邊的芽,由於放風不當等種種原因死亡後,而下邊的還容易成活,且成活率高。因而“留救命芽”被認為是成活的關鍵技術之二。
第六,綁縛和套袋。插穗後,立即用果樹傷口專用膠帶緊貼砧木斷麵下邊,繞一圈蓋住接口,或用線麻皮綁好接口即可。接著用一張比砧木斷麵稍大的圓形或方形的報紙,用水浸濕後,蓋在砧木的斷麵上,既保持接口與斷麵處的濕度,又防止濕土侵入“露白”處,影響愈合組織的形成。接著再用8開的報紙在穗條和接口處的周圍,卷成圓筒狀,注意隻卷一層報紙。上端高出穗條4~5厘米,下端在砧木接口下方綁牢。然後在紙筒內裝入濕潤(手握不成團)的細土,邊裝邊用木棍或筷子在袋內插動,防止袋內土壤有空隙。
最後套袋,在紙筒的外麵套上相應的高密度塑料袋或保鮮袋,上口封死,下口在砧木上綁牢。如果紙筒與塑料袋之間空隙較大時,可在塑料袋上纏繞2~3道塑料繩,使塑料袋與紙筒密接,以防止塑料袋內的水珠向下淌。注意不可纏得太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