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種子成熟期不一致,種子過於成熟易產生硬實而影響出苗.因此應適時采收隨時采收。采收後的種子用風選或水選。剔除癟粒及蟲蛀種子,選飽滿、褐色有光澤的優良種子備用。
為了提高出苗率,打破種皮不透性、打破休眠,必須用以下機械損傷或物理北學藥劑處理的方法促進發芽:
(1)開水催芽:將種子放入開水中攪拌1分鍾,立即加入冷水,調溫至40℃(兩開涼水),浸泡2小時,將水倒出,種子加覆蓋物燜2小時。待種子膨脹或外皮破裂時,趁墒情好時播種。
(2)機械損傷:將種子用磚頭等物搓至外皮由棕黑變為灰棕時即可播種。也可用體積相當於種子2倍的細砂,混合拌勻摩擦,當種子發亮時,就可帶砂播種。
(3)老熟硬實的種子可用70~80%的硫酸溶液浸泡3~5分鍾,迅速取出在流水中衝洗半小時後播種。此法能破壞硬實種皮,發芽率達90%以上,因硫酸腐蝕性強應用此法應慎重。
墒情好時,可先催出芽後再播種。
3.播種
多采用直播法,質量好,產量高。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播種。
春季播種:由於春旱,春風大,對種子發芽出苗不利,必須早播。以3月下旬為宜,最遲不能超過4月中旬。盡量提早為好。
夏播:最好在7月上旬。這時土壤濕潤,溫度較高,有利於種子出土和保苗。苗生長的也健壯。但此期播種雜草生長多而快,除草困難.
秋播:在土壤結凍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後最好灌一次封凍水,避免春季過分幹旱。
播種時,在壟上開溝,深3厘米,播幅9~12厘米。踩好底格,濕度大時輕踩,幹旱時踩的實些。條播,將拌砂的種子均勻地撒入溝內,複土厚2~3厘來,稍加鎮壓就可,也有大壟播雙行的。
畦播:在耙細整平的畦麵上,按行距25~30厘米,開溝深3厘米,播幅10厘米的淺溝進行條播,將拌砂的種子均勻地撒入溝內,覆土2~3厘米。稍加鎮壓。
播種量每畝2~2.5千克。集中育苗田畝播量5~7.5千克。
大麵積種植可用機械播種。
苗長到9~15厘米高時,可按株距9厘米交叉兩行苗定植,每畝留苗2.5萬株左右。現種植1年生黃芪要畝保苗4萬株左右。如缺苗要補苗移栽或催芽補種。
有的地方有先集中育苗再移栽的。頭一年的夏秋播種出苗,第二年移栽。移栽在春季進行。
4.田間管理
黃芪幼苗生產緩慢,出苗後往往草苗齊長。因此在苗高4~6厘米時,應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同時進行間苗。苗高10~12厘米.膜英黃芪按株距9~10厘米。蒙古黃芪按株距6~7厘米定苗。要根據雜草生長情況及時除草及時鏟平。
黃芪第一、二年生長發育旺盛.根部生長也較快,每年可結合中耕除草施肥2~3次。第一次於5月上、中旬,畝施硫銨15千克左右或尿素10千克左右,第2次於5月下旬至6月上旬,畝施尿素10千克;第三次於6月下旬至7月上旬每畝施二銨15千克。視生長情況於8月底前可葉麵噴施3‰尿素3~4次,間隔7~10天一次。8月後可施鉀肥、磷肥。
黃芪種子成熟期不一致,種子過於成熟易產生硬實而影響出苗.因此應適時采收隨時采收。采收後的種子用風選或水選。剔除癟粒及蟲蛀種子,選飽滿、褐色有光澤的優良種子備用。
為了提高出苗率,打破種皮不透性、打破休眠,必須用以下機械損傷或物理北學藥劑處理的方法促進發芽:
(1)開水催芽:將種子放入開水中攪拌1分鍾,立即加入冷水,調溫至40℃(兩開涼水),浸泡2小時,將水倒出,種子加覆蓋物燜2小時。待種子膨脹或外皮破裂時,趁墒情好時播種。
(2)機械損傷:將種子用磚頭等物搓至外皮由棕黑變為灰棕時即可播種。也可用體積相當於種子2倍的細砂,混合拌勻摩擦,當種子發亮時,就可帶砂播種。
(3)老熟硬實的種子可用70~80%的硫酸溶液浸泡3~5分鍾,迅速取出在流水中衝洗半小時後播種。此法能破壞硬實種皮,發芽率達90%以上,因硫酸腐蝕性強應用此法應慎重。
墒情好時,可先催出芽後再播種。
3.播種
多采用直播法,質量好,產量高。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播種。
春季播種:由於春旱,春風大,對種子發芽出苗不利,必須早播。以3月下旬為宜,最遲不能超過4月中旬。盡量提早為好。
夏播:最好在7月上旬。這時土壤濕潤,溫度較高,有利於種子出土和保苗。苗生長的也健壯。但此期播種雜草生長多而快,除草困難.
秋播:在土壤結凍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後最好灌一次封凍水,避免春季過分幹旱。
播種時,在壟上開溝,深3厘米,播幅9~12厘米。踩好底格,濕度大時輕踩,幹旱時踩的實些。條播,將拌砂的種子均勻地撒入溝內,複土厚2~3厘來,稍加鎮壓就可,也有大壟播雙行的。
畦播:在耙細整平的畦麵上,按行距25~30厘米,開溝深3厘米,播幅10厘米的淺溝進行條播,將拌砂的種子均勻地撒入溝內,覆土2~3厘米。稍加鎮壓。
播種量每畝2~2.5千克。集中育苗田畝播量5~7.5千克。
大麵積種植可用機械播種。
苗長到9~15厘米高時,可按株距9厘米交叉兩行苗定植,每畝留苗2.5萬株左右。現種植1年生黃芪要畝保苗4萬株左右。如缺苗要補苗移栽或催芽補種。
有的地方有先集中育苗再移栽的。頭一年的夏秋播種出苗,第二年移栽。移栽在春季進行。
4.田間管理
黃芪幼苗生產緩慢,出苗後往往草苗齊長。因此在苗高4~6厘米時,應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同時進行間苗。苗高10~12厘米.膜英黃芪按株距9~10厘米。蒙古黃芪按株距6~7厘米定苗。要根據雜草生長情況及時除草及時鏟平。
黃芪第一、二年生長發育旺盛.根部生長也較快,每年可結合中耕除草施肥2~3次。第一次於5月上、中旬,畝施硫銨15千克左右或尿素10千克左右,第2次於5月下旬至6月上旬,畝施尿素10千克;第三次於6月下旬至7月上旬每畝施二銨15千克。視生長情況於8月底前可葉麵噴施3‰尿素3~4次,間隔7~10天一次。8月後可施鉀肥、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