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黃花烏頭與紫草(3 / 3)

(四)采收與加工

1.采收年限與采收時間

種子育苗繁殖的種栽移栽生長2年後(即生長4年)采收,其他大的塊根作種栽移栽後生長一年采收。采收季節一般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後至結凍前,多數與秋栽同時進行。

2.采收方法及加工

先將種子采完之後,除去地上部殘存莖葉,從苗床一側開始將塊根挖出,抖掉根部泥土,將母根和子根分開,未完全幹枯的母根可單獨存放加工.完全幹枯的母根不能人藥。收獲的子根按其大小分等,分別進行幹燥加工,加工之前應除去塊根頂部的殘莖,揀出雜物,放在清潔場所在日光下晾曬,晾曬期間經常翻動,防止底部塊根發黴或幹燥不均勻,同時應注意防止禽畜到晾曬場。如果遇陰雨天或采收量過大時可以在幹燥室內烘幹,烘幹溫度應在60℃以下,室內應有排風設備。待塊根完全幹燥之後,通風讓其自然降溫後進行包裝。

3.留種田及種子采收

種子田:為了獲得優良種子供繁殖用,在栽培中選更加適宜的地塊作種子田,整地時應增施磷鉀肥,所用種栽應選無病、健壯、芽苞大的塊根,栽植方法同塊根移栽項,在栽培管理中應更加精心,注意雨季田間排水防澇,開花盛期如有條件可放蜜蜂群在田間協助授粉,生長盛期尤其是雨季應注意防倒伏,每次除草鬆土後要向莖基適當培土,注意病蟲害的發生及防治,在全部生長期內使植株更好的生長。

種子采收:9月中下旬以後種子開始成熟,要作到隨熟隨采,防止果瓣自然開裂使種子落地。當果實由綠色變為黃色或黃綠色時,果皮多已幹枯,果實頂端即將開裂時,選晴天上午或下午4時以後將果實剪下,剪下的果實放在清潔的水泥地上或筐內晾曬,完全幹燥後用木棒敲打脫粒,除去果皮及雜質,將種子收藏,放陰涼、幹燥、低溫通風處貯存。

二、紫草

紫草,別名硬紫草、大紫草。為紫草科多年生草本。主產於華北、東北;長江流域中、下遊諸省也有分布。遼寧省大部分山區、丘陵地帶有分布。以根入藥。有抗菌、抑製流感病毒、輕度解熱、興奮和抗生育等作用。味苦、性寒。有涼血活血、清熱解毒、滑腸通便的功能。用於預防麻疹、熱病斑疹、黃疸、紫癜、血淋、血痢、癰腫、瘡毒、丹毒、濕疹、燒傷、熱結便秘等症。

過去,紫草隻作為藥用。近些年來,隨著科學的進展,對野生資源植物的開發利用,紫草不僅用於醫療,而且還是提取色素的寶貴原料。

(一)生物學特性

1.紫草喜向陽幹燥氣候。野生紫草生於荒坡、草甸、山區路旁及多石山地的灌木叢間和林緣向陽處及土層深厚的肥沃土地上。

2.耐寒,在北方可自然越冬。

3.忌高溫,怕積水。

4.紫草種子有修眠特性,發芽適溫為13~17℃,壽命為1~2年。生產上要選用新種。

(二)栽培技術

1.選地

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通透性強的沙壤土、壤土、河淤土為宜;地下水位高、低窪鹽堿地、重粘土不能選;菜地、居民區、廠區附近地、公路、鐵路旁土地不能選;不能重茬,也不能與根類作物(含藥材)迎茬。

2.整地、施肥

整地前,每畝施腐熟、倒細的農家肥1000~1500千克或二銨25千克(複合肥也可)。翻地25~30厘米深,做50厘米壟或做l米寬的高畦。

3.播種

種子要選用新種。紫草種子的種皮厚、硬而光滑、直播不易吸收水分,很難出苗,故需進行種子處理。

(1)砂藏冷凍法:結凍前.用30℃溫水浸種,待水涼後泡24小時,撈出,按種子體積的2~3倍,均勻的拌細沙,在室外高燥處挖深、寬各40厘米(長據種子多少而定)的坑,將種子埋在坑內,上蓋土.再蓋草或苞米杆等。也可在播前的1~2個月內照此法層積處理。

(2)溫燙浸種催芽法:播種前,用50℃溫水浸種,邊倒種子邊用木棍攪.直至水涼,泡24小時.撈出種子堆放在15℃左右的地方催芽,上蓋麻袋或草袋保溫、保濕,並經常翻動,使內、外溫、濕度一致,並防止發黴爛種。

(3)播種時期:春秋播種均可。秋播,種子不需處理.於結凍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進行。翌春出苗早齊,且出苗率高;缺點是:播種後,需注意看管,防止人、畜踐踏,影響出苗。一般生產上多采用春播,4月上、中旬進行。

(4)播種方法:壟播、畦播或平播。

壟播:在做好、壓平的50厘米壟上鉤溝10~15厘米寬,3厘米深,踩底格,均勻條播,覆土1~1.5厘米厚,踩上格,鎮壓。

畦播:在已做好摟平的高畦畦麵上,以畦的橫向,按20~25厘米的行距開8厘米寬,3厘米深的溝,踩底格,條播.覆土1~1.5厘米,踩上格。

平播:也可不做壟、畦,在合適地塊平播,行距25厘米,播幅5厘米,踩底格,覆土1.5厘米,鎮壓。壟作、畦作、播量所差無幾,畝播量為2.5千克左右。

(5)可以育苗移栽。集中育苗,苗高10厘米左右時移栽。

4.田間管理

(1)除草、鬆土及定苗:播種後25~30天出苗,苗期注意除草鬆土.中耕除草2~3次,保持田間無雜草。當苗出現4~5片葉時定苗,株間距離5~8厘米、最大株距不得超過10厘米,可留拐子苗。如有缺苗,可在陰雨天或下午3點後補苗並澆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