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在朝中為官,可說到底不過是個漢軍旗的出身,丈夫的爵位也算不得高,在京城這地方,親王、郡王都多得很,誰會注意一個小小的三等鎮國將軍,特別是這女子作態還那麼讓人膩歪!
“雅茹,改日把你家孫子帶進宮給我看看?”徽音掉頭看向離她較近的恒親王福晉,似乎壓根忘記了剛才問過一個宗室命婦的話。
眾人見此,當然很“體察上意”地也忘了剛才那個人,這局麵讓年氏氣得身子打顫,她隱晦地瞪著高高坐在那裏,眾星捧月般的皇後娘娘,不由得想到了當年待字閨中時二哥說過的話。
“妹妹,以咱們家的家世,你參加選秀肯定會留牌子賜婚,我的妹妹花容月貌,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哪怕是配皇子都不差什麼。”
年氏回想起那時她怎麼羞紅了臉、怎麼充滿了期待和猜測,二哥還說,四爺、八爺都是好的,隻是八福晉素來善妒,恐怕不會善待於她,這才傾向於四爺,而且他們家還是四爺旗下的。當年,她滿心憧憬著日後入了四爺府中,怎樣受盡寵愛、怎樣子孫滿堂、怎樣享盡福氣……如果那個時候她入了四爺府中,現在高高在上的又如何輪到這個來曆不明的女人?
年氏怎麼也無法明白,她選秀後確實留牌子了,可指婚的對象卻不過是個小小的三等鎮國將軍,如果當時她嫁的是四爺,如今怎麼也會是個貴妃,甚至更高……
徽音的眼神逐漸變冷,那暗中投射來的目光,憑著靈敏異常的五感很容易就能捕捉到,緊接著神識一掃,哼,連表情都看得一清二楚了,年氏,居然嫁了人都敢如此放肆,看來當年她還真是太過心軟了!
同樣在場的顏顏也看到了那個女人對她皇額娘的敵視、憤恨,心頭冷哼了一聲,決定回頭安排一下,好好整治一下這個囂張的女人!
其實,顏顏,比起囂張,似乎你們母女才更勝一籌吧?
萬壽節後,一個鎮國將軍被糾到錯處革了爵、解了職,而一直不上不下的年家,竟忽然備受矚目,甚至康熙朝時有參與奪嫡的一些事也被挖出來大說特說,街頭巷尾沒人不知道的。
胤禛聽聞後命人暗中調查了一番,卻查到了顏顏、默默和弘冕三姐弟的身上,他撫額歎息一聲,扔開了此事,隻因為他同樣查到了他們如此做的原由,而比起上輩子先倚重後拔除的年羹堯和那個待他未曾用全部真心的年氏,自然是徽音和他們的兒女更為重要。
人的心,從來就是偏的。
而胤禛,也是個人。
時間就在帝後的和樂融融、京城裏關於年家的種種議論中走向了雍正八年。
雍正八年春,徽音在圓明園下帖邀請許多世家之女賞花,無論是著姓大族還是傳承悠久的世家,或者近幾十年的新貴之家,大半都收到了繪有墨竹的帖子,但凡收到帖子的人家欣喜若狂之餘就開起了家庭會議,商量著該如何表現,以博得這位極少露麵卻備受今上喜歡的皇後娘娘的青眼。
到賞花的那天,所有關注此事的人們才發現,這次收到帖子的女子從七歲到十五六歲不等,其人數和規模簡直不亞於一屆秀女大選,誰也沒想到,更驚訝的事情還在後麵。
賞花會結束後,皇後娘娘留下了一批女孩在園子裏小住,這些人占與會人數的四分之一,年齡都較小,七至九歲的較多,最大的不超過十歲,消息一經傳出,所有人不由得猜測起這次賞花會的真正用意。
女兒被留在圓明園中的人家擔憂忐忑之餘,絞盡腦汁思考著皇後娘娘的意圖,同時想方設法尋人遞信、摸索消息,更有甚者想著通過皇上發現什麼端倪,可惜……
一個月後,圓明園中的女孩子又被送出來了三分之二,僅有十幾人留了下來。
於是,精明的大臣們、老狐狸們覺出味了,算算年齡、再看看那被留在圓明園中的女孩子們的家世……莫非這是在為十一阿哥挑福晉?而能這樣挑選福晉……難道說未來的儲君……?
能想到這裏的都不是笨蛋,自然明白閉緊嘴巴的重要性,但更多的人卻是暈頭轉向,特別是那些女兒被送回來的人家,生怕此事會影響女兒的未來和家族裏其他女孩的未來,那些女兒被送回來、有想到個大概的人家則是懊悔不已,要知道如今皇子中尚未賜婚的就隻有今上目前最小的兒子了,錯過這麼好的機會可真是夠笨的了!
而那仍留在圓明園中的女孩們的父母家人,提心吊膽之餘不免憂慮重重,既怕女兒有何不當之處闖了禍,又怕皇後娘娘不喜歡自家女兒,將來影響了女兒的婚嫁,當真是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當然了,這一切都不關徽音的事,她正在經由各個方麵觀察著兩輪篩選後留下來的這些女孩子,胤禛也知道這是在挑選未來的國母,可他更看重的是康熙、他和徽音三人選定的繼承人---弘冕,即使現在這個繼承人才將將十歲,但是一帶到身邊教導,他才發現這小子實在是深藏不露!
胤禛原本的擔心,現在已經消失了一半,而剩下的一半擔心……則要看接下來的教導情況了,不過,他能夠肯定的是,弘冕絕對比上輩子選定的弘曆強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