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

葡萄扇葉病為病毒病。病毒粒子球形,直徑為25~30毫微米。

發病規律

葡萄扇葉病毒隨活體病株越冬,病毒主要通過嫁接、線蟲傳播和農事操作傳播。帶毒株是病害的主要侵染來源。在苗木繁殖時,如果砧木或者接穗的母樹含有病毒病,那麼嫁接苗幾乎全部帶病毒。該病主要由加州劍線蟲、考克歲劍線蟲、意大利劍線蟲傳毒,線蟲在染病葡萄樹根部取食時獲得了扇葉病毒,後來又在健株根部取食時,便傳播了這種病毒,即使病株挖除,土中的病毒也可以提供成為線蟲毒源,帶毒線蟲本身有很強的傳毒能力,整個幼蟲期都能傳毒,成蟲傳毒可達數月。修剪工具、修剪打杈和去副稍等農事操作使病毒隨著葡萄汁液傳播。帶毒苗木、砧木、插條和接穗等繁殖材料是遠距離傳播主要途徑。

防治方法

(1)建立無病毒母本園和苗木繁育圃。通過嫁接、扡插等方法繁育苗木,確保栽植的為無病毒苗木,可極大地減少葡萄扇葉病發生。

(2)加強植物檢疫。嚴格執行檢疫製度,避免病毒的引入和擴散。

(3)發現病株及時拔除、銷毀,消滅中心病株。對病株附近的土壤用棉隆等殺線蟲劑進行消毒處理,以殺滅傳毒線蟲。

(4)防治各種害蟲。及時防治可能傳毒的昆蟲,如葉蟬等,可采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防治,減少傳播機會。

11.葡萄卷葉病

葡萄卷葉病屬於世界性病害,凡是葡萄栽培地區均有卷葉病的存在。我國葡萄栽培地區也普遍發生,且有逐漸加重趨勢,一些地區有些品種嚴重時發病率高達80%以上。有病植株一般發育不良,生長慢,果實成熟晚,含糖量低,抗逆性差。

症狀

葡萄卷葉病最典型症狀是葉片反卷和變色。症狀依環境條件和一年中不同時間而變化。春季,病株症狀不明顯,但一般較健株小,萌發遲,出葉晚。隨著植株生長葉片逐漸出現症狀,紅色葡萄品種,發病初期於葉脈間出現很小的紅色斑點,以後紅色斑點不斷擴大,逐漸聯合成片,呈現紅葉狀,後期葉片上除第一和第二次葉脈仍保持綠色外,其餘部分均變為紅色;非紅色品種的葡萄得病後,葉片表現為黃化褪綠,輕重不一。兩類變色症狀的葉片均反卷,變厚,變脆。一般先從枝蔓基部的葉片開始,以後依此向枝梢方向發展,到秋天,幾乎波及全株的大部分葉片,嚴重時葉片壞死。果實上的症狀主要是果穗變小,果粒發育不整齊,成熟晚,著色不良,糖度下降。植株萎縮,根係發育不良,抗逆性減弱,凍害發生嚴重。

病原

葡萄卷葉病為病毒病。病毒粒子線狀,彎曲,大小為12×2,000毫微米。

發病規律

葡萄卷葉病毒主要在有病的活體植株內越冬。帶毒植株是病害的主要初侵染來源。多以帶毒砧木、接穗和插條等葡萄繁殖材料進行傳播,粉蚧和菟絲子等媒介也可以傳播,帶毒的葡萄汁液通過一些農事操作可引起病毒傳播。在葡萄園內,病害的自然傳播速度很慢。

防治方法

(1)建立無病毒母本園和苗木繁育圃。經過指示植物或血清檢測證明無毒,才可使用。檢測卷葉病的木本植物有:品麗珠、佳美、黑皮諾、梅露汁、赤霞珠、密徇、LN~33等葡萄品種。通過嫁接、扡插等方法繁育苗木,確保栽植的為無病毒苗木,可極大地減少該病發生。

(2)加強植物檢疫。嚴格執行檢疫製度,避免病毒的引入和擴散。

(3)發現病株及時拔除、銷毀,消滅中心病株。

(4)防治葡萄粉蚧。害蟲較嚴重發生時,在早春枝蔓發芽前噴灑5%重柴油乳劑、3.5%煤焦油乳劑或5度石硫合劑。也可在展葉後用40%或50%氧化樂果,用塗幹法防治(即1份藥加2份水或1份藥加1份水)。方法是用毛刷將主幹和主枝蔓塗刷藥液10~15公分後用塑料薄膜包紮上,7~10天若蟲基本死亡。此法省水又不傷天敵,但要注意刮皮不可過重,防止植株產生藥害,塗藥蟲死後及時取下包紮物,否則枝蔓易爛;塗藥時期宜早不宜晚。

12.葡萄缺鎂症

缺鎂是常見生理病害,設施葡萄栽培比露地栽培更容易出現缺鎂症。缺鎂主要是受土壤含鎂量、pH、鉀、鈣、銨含量和溫度等影響。砂質、酸性土壤、鉀和銨態氮肥施用過量以及低溫都會影響植株對鎂的吸收。如果鎂不足,植株光合作用受阻,生長發育不良,尤其對幼嫩組織的發育和種子成熟影響更大。

症狀

葡萄缺鎂時葉片表現最明顯。最初從基部葉片開始,葉脈間組織發亮,葉緣首先變黃,在脈間逐漸向葉柄延伸,呈葉脈與黃色條帶相間,故一般稱之為“虎葉”。嚴重時葉肉組織變褐壞死,僅剩下葉脈保持綠色,其壞死的褐色葉肉與綠色的葉脈界限分明。缺鎂的葡萄易發生葉皺縮,使枝條中部葉片脫落,枝條呈光禿狀。缺鎂植株其果實一般成熟期推遲,漿果著色差,糖分低,果實品質明顯降低。

病因

鎂在葡萄的光合作用、氮代謝、糖的轉化以及對磷的吸收與運輸和消除鈣過剩毒害等方麵起著較重要的作用。如果鎂(Mg)缺乏,植株光合作用受阻,生長發育不良,尤其對幼嫩組織的發育和種子成熟影響更大。

發生規律

在酸性土壤和沙質土壤栽植的葡萄容易出現缺鎂現象。過量施用鉀肥或磷肥時會影響對鎂的吸收,易引起缺鎂症。一般葡萄根係生長不好,比如受凍的葡萄發病重,當地溫溫差大或大量降雨時易引起臨時性缺鎂。葡萄缺鎂時,常會引起缺鋅和缺錳症狀。

防治方法

(1)增施優質有機肥,增強樹勢。應適當增施腐熟的堆肥或廄肥等有機肥。要測土施肥或平衡施肥,平衡施用氮、磷、鉀肥料,避免大量施用鉀肥和氮肥(NH4~N肥)。為滿足作物的營養需求,鉀、鎂都應維持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