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害狀

葡萄癭蟎主要為害葡萄葉片,有時也能為害葡萄嫩梢和花穗等。葉片受害初期於葉背麵產生許多圓形或不規則形斑塊,隨後葉正麵受害部位隆起,這是由於癭蟎在葉背麵吸取葉表皮細胞汁液,刺激細胞增大的結果。葉背麵病部密生一層很厚的純白色絨毛狀,後期變為暗褐色。嚴重時,許多斑塊連成一片,葉片皺縮、畸形,表麵凹凸不平。發生嚴重時,葉片變成褐色壞死斑,幹枯破裂,甚至脫落。

形態特征

成蟎:雌成蟲圓錐形,體長0.1~0.3毫米,寬約0.05毫米,身體白色或灰色。近頭部有兩對軟足,背板有網狀花紋。腹部有74~76個暗色環紋。尾部兩側各有1根細長剛毛。雄成蟎體略小。

卵:橢圓形長約30微米,淡黃色,近透明。有1根細長剛毛。

若蟎:體小,形態似成蟎。

發生特點

葡萄癭蟎主要以成蟎在葡萄的芽鱗片、被害葉內或枝蔓老皮下越冬。第二年春天,葡萄萌芽時,越冬成蟎從越冬場所內爬出,鑽入葉背茸毛底下吸收汁液,刺激葉片,茸毛增多,並不斷繁殖擴大為害。在北方地區此蟎5月份開始發生,6月份為發生盛期。成蟎在被害部的毛氈內產卵,繁殖後代。癭蟎往往喜食新葉,高溫多雨季節發育不利,幹旱年份發生較重。成蟎可隨苗木和插條進行遠距離傳播。

防治方法

(1)清除病殘體和減低越冬蟎。在秋冬季和初春及時清理果園中殘枝落葉,防寒前刮除枝蔓上的老皮,秋後徹底清掃果園,收集被害葉進行燒毀或深埋。早春葡萄出土後發芽前全樹噴布波美3~5度石硫合劑,或五氯酚鈉300倍液的混合液,或45%代砷銨400倍液。

(2)人工捕殺。在生長季節,發現被害葉,及時清除,避免繼續不斷繁殖與蔓延。

(3)藥劑防治。葡萄展葉後如發現癭蟎危害狀,可噴灑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或20%速蟎酮2000倍液。

3.綠盲蝽

綠盲蝽,別名:花葉蟲、小臭蟲、棉青盲蝽。屬半翅目,盲蝽科。分布廣泛。食性較雜,除為害葡萄外,還可為害蘋果、桃、梨等果樹和許多木本及草本綠化植物。近幾年,綠盲蝽危害有逐年加重趨勢,受害株率一般在10%左右,重者達30%以上。

為害狀

綠盲蝽主要以若蟲和成蟲刺吸為害葡萄芽、幼葉、花序和新梢等。幼葉受害初期形成針頭大小的紅褐色斑點,逐漸形成不規則的大小不等孔洞,嚴重時葉片上聚集許多刺傷孔,致使葉片皺縮、畸形甚至碎裂,生長受阻。花蕾、花梗受害後幹枯、脫落。

形態特征

成蟲:體扁平,綠色,有翅2對;頭部三角形,黃褐色;體長5毫米左右;複眼紅褐色;前胸背板深綠色;前翅革質,綠色,後翅膜質,灰色。

為害狀

葡萄癭蟎主要為害葡萄葉片,有時也能為害葡萄嫩梢和花穗等。葉片受害初期於葉背麵產生許多圓形或不規則形斑塊,隨後葉正麵受害部位隆起,這是由於癭蟎在葉背麵吸取葉表皮細胞汁液,刺激細胞增大的結果。葉背麵病部密生一層很厚的純白色絨毛狀,後期變為暗褐色。嚴重時,許多斑塊連成一片,葉片皺縮、畸形,表麵凹凸不平。發生嚴重時,葉片變成褐色壞死斑,幹枯破裂,甚至脫落。

形態特征

成蟎:雌成蟲圓錐形,體長0.1~0.3毫米,寬約0.05毫米,身體白色或灰色。近頭部有兩對軟足,背板有網狀花紋。腹部有74~76個暗色環紋。尾部兩側各有1根細長剛毛。雄成蟎體略小。

卵:橢圓形長約30微米,淡黃色,近透明。有1根細長剛毛。

若蟎:體小,形態似成蟎。

發生特點

葡萄癭蟎主要以成蟎在葡萄的芽鱗片、被害葉內或枝蔓老皮下越冬。第二年春天,葡萄萌芽時,越冬成蟎從越冬場所內爬出,鑽入葉背茸毛底下吸收汁液,刺激葉片,茸毛增多,並不斷繁殖擴大為害。在北方地區此蟎5月份開始發生,6月份為發生盛期。成蟎在被害部的毛氈內產卵,繁殖後代。癭蟎往往喜食新葉,高溫多雨季節發育不利,幹旱年份發生較重。成蟎可隨苗木和插條進行遠距離傳播。

防治方法

(1)清除病殘體和減低越冬蟎。在秋冬季和初春及時清理果園中殘枝落葉,防寒前刮除枝蔓上的老皮,秋後徹底清掃果園,收集被害葉進行燒毀或深埋。早春葡萄出土後發芽前全樹噴布波美3~5度石硫合劑,或五氯酚鈉300倍液的混合液,或45%代砷銨400倍液。

(2)人工捕殺。在生長季節,發現被害葉,及時清除,避免繼續不斷繁殖與蔓延。

(3)藥劑防治。葡萄展葉後如發現癭蟎危害狀,可噴灑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或20%速蟎酮2000倍液。

3.綠盲蝽

綠盲蝽,別名:花葉蟲、小臭蟲、棉青盲蝽。屬半翅目,盲蝽科。分布廣泛。食性較雜,除為害葡萄外,還可為害蘋果、桃、梨等果樹和許多木本及草本綠化植物。近幾年,綠盲蝽危害有逐年加重趨勢,受害株率一般在10%左右,重者達30%以上。

為害狀

綠盲蝽主要以若蟲和成蟲刺吸為害葡萄芽、幼葉、花序和新梢等。幼葉受害初期形成針頭大小的紅褐色斑點,逐漸形成不規則的大小不等孔洞,嚴重時葉片上聚集許多刺傷孔,致使葉片皺縮、畸形甚至碎裂,生長受阻。花蕾、花梗受害後幹枯、脫落。

形態特征

成蟲:體扁平,綠色,有翅2對;頭部三角形,黃褐色;體長5毫米左右;複眼紅褐色;前胸背板深綠色;前翅革質,綠色,後翅膜質,灰色。

卵:長口袋形,略彎曲,黃綠色;卵蓋乳黃色,中央凹陷;卵塊無覆蓋物。

若蟲:體綠色,表麵生有黑點狀細毛;觸角淺黃色;足淺綠色;翅芽尾部黑色。

發生特點

以卵在蘋果、桃等果樹上越冬。在北方一年發生4~5代。翌年4月,越冬卵孵化成若蟲,開始為害葡萄,白天潛伏,夜間取食葡萄嫩芽和幼葉的汁液, 5月份是為害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蟲從葡萄樹上遷飛到雜草、其它果樹、花卉、棉花等植物上為害。8月下旬開始,出現4代或5代成蟲;10月初產卵越冬。成蟲善於飛翔,略有趨光性。成蟲將卵產於植物莖皮組織內,卵期10天左右。若蟲共5齡,到3齡後出現翅芽。成蟲和若蟲均不耐高溫幹旱,氣溫20℃、相對濕度在80%的條件下適宜綠盲蝽的發生與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