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方法
(1)早期診斷,做好預防。因害蟲體小,為害時不易被發現,出現危害狀防治已晚。因此,應及時觀察,早期診斷,及時防治。
(2)藥劑防治。 在綠盲蝽越冬卵孵化為若蟲期間或葡萄萌芽、新梢剛抽生時及時噴灑藥劑。常用的農藥有10%安綠寶2000倍液,2.5%保得2000倍液,20%好年冬3000倍液,2.5%綠色功夫乳油3000倍液。
4.葡萄二星葉蟬
葡萄二星葉蟬又稱葡萄二星斑葉蟬、葡萄小葉蟬,俗名小猛蟲、八哥等。屬同翅目、葉蟬科。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寄主範圍較廣,可為害葡萄、蘋果、梨、桃、山楂等果樹及多種園林植物。近年來該害蟲為害較重。
為害狀
葡萄二星葉蟬以成蟲、若蟲在葉背吸食葡萄汁液。被害葉片首先出現小白點,嚴重時斑點連片成白斑,全葉失綠或焦枯,引起早期落葉。由於危害可導致花芽分化差,影響光合產物生成,降低果實品質和枝條發育。一般通風不良,雜草叢生的葡萄園發生較多。
形態特征
成蟲:身體淡黃白色,頭向前突出呈鈍三角形,複眼淡褐色,頭冠中前部有兩個明顯的圓形黑斑。小盾片與前胸相接處有兩個大的三角形黑斑。前翅略呈長方形,淡黃白色半透明,一般散生淡褐色或紅褐色斑紋。後翅透明。
卵:長橢圓形,稍彎曲,乳白色。
若蟲:初孵時白色。頭部大,鈍三角形,前端前翅生兩對刺毛,複眼紅色。老熟時黃白色,兩側可見明顯的黑翅芽。
發生特點
該害蟲以成蟲在葡萄園附近的石縫、雜草和枯枝落葉下越冬。春天氣候變暖,果樹萌芽展葉後,越冬成蟲開始活動。先在梨、蘋果、山楂、櫻桃等樹上為害,待葡萄大量展葉後,遷移到葡萄葉上為害。該害蟲喜歡在葉背麵活動,產卵於葉背麵的葉脈內或絨毛中,產卵的傷痕呈淡黃色。遼寧地區5月中、下旬成蟲產卵於葡萄葉背的葉脈間或絨毛中。5月下旬卵開始孵化成第一代若蟲,6月中旬第一代成蟲開始出現,8月中旬第二代成蟲盛發期,第三代成蟲多在9~10月為害。此蟲喜陰蔽,受驚擾則蹦飛。地勢潮濕、雜草叢生,通風透光不良的果園,發生多並且受害重。
防治方法
(1)減少越冬蟲源。秋後要徹底清掃園內落葉、雜草,翻地消滅越冬蟲源,集中燒毀。
(2)加強田間管理,使架麵通風透光良好。生長季節注意及時抹芽摘副梢、整枝打杈、鏟除雜草,改善通風條件。
(3)藥劑防治。在6月上、中旬開始及時噴藥防治。常用藥劑有10%安綠寶2000倍液、90%萬靈可濕性粉劑3000~4000倍液、2.5%天王星3000倍液等。後期,各蟲態混合發生時,可用20%康福多8000倍液。
5.葡萄根瘤蚜
葡萄根瘤蚜屬同翅目,瘤蚜科。此蟲原產北美東部,現已分布於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我國台灣、遼寧、山東、陝西等省的主要葡萄產區局部發生,並有逐年加重趨勢。此害蟲是國際和國內重要檢疫對象之一,可造成葡萄根的腐爛和葉枯萎,果實品質下降,甚至植株死亡,嚴重危害葡萄生產,為世界著名的葡萄毀滅性病害。
為害狀
葡萄根瘤蚜隻危害葡萄屬植物,成、若蟲均以刺吸式口針吸取葡萄的汁液。主要為害葡萄根部,以新生根須為主,須根被害後形成結節狀根瘤,在須根端部膨大成小米粒稍大的菱形根瘤,主根上則形成較大的瘤狀突起,稱“根瘤型”。 有病部位逐漸發生潰爛,致使皮層開裂、剝落,維管束遭到破壞,從而影響水分吸收和輸送,同時容易遭到其它病菌的侵染,造成根部腐爛。葉部受害後,在葉背麵形成許多粒狀蟲癭,使葉萎縮,影響植株發育。
形態特征
葡萄根瘤蚜分為根瘤型、葉癭型、有翅型和有性型。
(1)根瘤型
為害根部並形成根瘤。成蟲體長1.2~1.5毫米,卵圓形,鮮黃或黃褐色,有時稍帶綠色;觸角和足黑褐色,體背有黑色瘤,其上有毛1~2根。卵長0.3毫米,寬0.15毫米,長橢圓形,初淡黃色,略有光澤,後逐漸變為暗黃綠色。
(2)葉癭型
為害葉部並形成小癭瘤。成蟲體長約1毫米,黃色,背部無瘤,有微細的凹凸紋,腹部末端有數根長毛。卵長橢圓形,似根瘤型,但色較淺而明亮,卵殼較薄。
(3)有翅型
亦稱有翅產卵型。成蟲體長約0.9毫米,寬0.45毫米,淡黃至橙黃色,中、後胸赤褐色,觸角及足黑褐色;翅灰白色透明,翅麵散布有半圓形小斑點,前翅前緣有較大翅痣,後翅前緣有翅鉤。卵與根瘤型的卵相似。
(4)有性型
此類型蚜產越冬卵。由有翅型產下大、小兩種卵,大型卵孵化為雌蚜,小型卵孵化為雄蚜。成蟲雌蚜體長0.38~0.5毫米,寬0.16毫米,雄蚜略小,體均為淡黃至黃褐色,觸角及足黑灰褐色。
發生特點
葡萄根瘤蚜主要以孤雌生殖進行繁殖,繁殖速度快。主要以初齡若蟲及少量卵在表土1厘米深處的粗根杈縫隙處越冬。山東春季4月上旬越冬蚜開始活動為害,5月上旬產生第一代卵。7月後進入雨季,前期被害粗根開始腐爛,蚜蟲沿根和土壤縫隙爬到表層土中須根上取食為害,形成大量的菱形根瘤。7月上旬開始出現有翅若蟲,以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為盛期,一直延續到11月上旬。有翅蚜極少鑽出地麵,雖然有翅產卵型成蟲爬出地麵活動飛翔,卻從未在枝蔓上發現其成蟲所產的卵。葡萄根瘤蚜的卵及若蟲有很強耐寒能力,在-13~-14℃時才死亡。雨水多、土壤濕度過大不利其繁殖,蚜量下降。不同的土壤對葡萄根瘤蚜有很大的影響,在沙質土壤栽培的葡萄,往往不發生或很少發生葡萄根瘤蚜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