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番茄育苗技術(一)(2 / 3)

溫湯浸種是將番茄種子在涼水中浸泡10分鍾,然後放入50℃的熱水中,不斷快速地攪動,使種子受熱均勻,並隨時補充熱水,用棒狀溫度計測水溫,使水溫穩定在50~52℃,20~30分鍾後撈出放在涼水中散去餘熱,然後再進行浸種。

藥劑浸種將種子用殺菌藥劑處理,殺死種子表麵附著的病原菌。主要的常用藥劑有1%福爾馬林(浸泡15~20分鍾)、1%高錳酸鉀(浸泡10~15分鍾)、25%瑞多黴1000倍液,注意消毒後用清水洗淨。

藥劑拌種常用70%敵克鬆粉劑(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3%)、50%二氯萘酰可濕性粉劑(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2%),對防止番茄苗期立枯病有顯著作用。用五氯硝基苯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2%~0.3%)能防治番茄猝倒病。拌種時種子要幹燥,用藥量應精確,與種子混拌應均勻。另外,操作人員應戴上口罩和手套,確保安全。

2.浸種

采用22~28℃幹淨的清水浸泡番茄種子。水要浸沒種子,不斷攪動,把浮在水麵上的癟子去掉,用手搓洗種子,去掉種皮上的果肉、果皮和黏液等,然後再換清潔的同等溫度的溫水浸泡6~8小時,可使種子充分吸水。近年來常采用微量元素進行浸種,可促進番茄早熟,提高產量。具體方法為:首先按一定比例配製多種微量元素的溶液。其配方為冷開水5000千克,加硫酸銅2克,硼酸2克,硫酸鋅2克,硫酸錳1.5克,硫酸銨0.1克。然後將番茄種子用紗布包好,浸入此溶液中24小時後取出,稍陰幹後再浸12小時。

3.催芽

種子浸種消毒後,為促使幼胚迅速發育而催芽。適宜溫度為25~30℃,相對濕度為90%以上。在催芽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和翻動種子。在適宜的條件下,經2~3天番茄種子即可發芽,當大部分種子“破嘴露白”,即露出胚根時,應立即播種。

(三)育苗方式

1.營養土育苗

營養土育苗是根據蔬菜苗期的生長發育特點以及對環境的要求特點,將一定種類的肥、土以及農藥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配製成適合蔬菜幼苗生長的營養土進行蔬菜育苗的方式。營養土育苗是我國傳統的育苗方式,能提供良好的苗期營養條件,水分及溫度條件容易控製,並能根據需要調整苗距,可以避免秧苗相互擠紮,控製秧苗生長,防止徒長。廣大菜農在育苗實踐中總結出大量寶貴的經驗,不斷改進該項技術,目前,其仍是蔬菜育苗的主要方式。

(1)營養土的配製育苗床土的具體配方應根據本地條件靈活掌握。用於播種和移植的營養土配方稍有不同,播種用營養土的床土疏鬆度應稍大些,即有機肥等比例較大些,有利於提高土溫、保水、紮根和出苗。而移植用營養土疏鬆度要小些,即有機肥等材料的比例比播種用土小些,園土比例大些。常用的床土配方如下,僅供參考。

播種床床土配方(按體積計算):

配方一:1br2園土、1br2馬糞。

配方二:1br3園土、1br3馬糞、1br3細爐渣(無爐灰)。

配方三:40%園土、20%河泥、30%腐熟圈糞、10%草木灰。

移植床床土配方(按體積計算):

配方一:2br3園土、1br3馬糞。

配方二:2br3園土、1br3稻殼。

配方三:1br3園土、1br3馬糞、1br3稻殼。

配方四:4br5腐熟有機質堆肥、1br5園土。

優良的營養土應該是營養成分齊全、土質疏鬆、透氣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強,不帶有病菌和蟲卵,所以用營養土育苗,幼苗根係發育好,生長也較快,不僅容易培育出壯苗,而且育苗期間的病蟲危害也比較輕。

園土最好從沒有種過番茄、茄子以及辣椒的地塊上挖取,土質以壤土為最好。有機肥要選用優質的圈肥或土雜肥。為防止燒根以及避免將糞肥中的腐生線蟲、地蛆等地下害蟲帶入育苗土內,有機肥要在配製育苗土前,至少有1個月以上時間的腐熟期,使有機肥充分腐熟。配製育苗土的糞肥一定要細碎,糞塊較大時,要先將糞塊搓碎,並篩除其中的大糞塊和雜物。田土、糞肥以及化肥、農藥等要充分混拌均勻。混好後的育苗土不要急於用來育苗,要先培成堆,上用塑料薄膜蓋嚴實,讓農藥在土堆內充分揮發和擴散,對土堆內的病菌和害蟲進行滅殺,捂蓋時間應不短於1周。

為確保育苗土中的有效營養成分濃度,育苗土中還應混入磷酸二氫鉀與尿素。此外,還需對育苗土進行滅菌消毒,預防苗期病蟲害。

(2)營養土藥劑消毒常用的有化學藥劑消毒與物理方法消毒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