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長季節番茄栽培技術要點(3 / 3)

(4)植株調整長季節栽培一般采用單幹整枝,並注意及時落蔓,在不良環境下要對坐果進行調控。

①單幹整枝盡早摘除側枝、病葉、老葉、黃葉。每穗果實進入白熟期後,摘除果穗下部所有葉片。

②落蔓當生長點超過吊線時,應及時進行落蔓。每個吊鉤前移一株位置,壟兩端的植株掛到另一相鄰壟吊線上,必須注意防止落蔓時番茄莖部開裂。落蔓後要保持畦麵地膜上不積水,防止落地莖蔓浸水感染疾病。

③疏花疏果果實長至直徑約1厘米時,進行疏花疏果。根據市場需求,生產平均單果重200克以上的大果實,每穗果選留4個果實;生產平均單果重150~180克的果實,每穗果選留5個果實。應選擇發育良好、大小均勻的果實留果,及時摘除畸形花和畸形果、病果,以及其餘的小花。同時摘除保留果實上的花瓣(蘸花後7~15天摘花瓣最容易)。

④化學調控當每個花序第4~5朵小花萼片開裂時,使用沈農番茄豐產劑2號蘸整個花序。配製時添加紅色廣告色避免重複蘸花,並添加500倍特立克(克木黴菌可濕性粉劑,山東泰諾藥業有限公司生產),防止灰黴病蔓延。

⑤采收應根據市場所在地、保鮮設備和運輸條件等具體情況確定采收期。本地銷售的果實可在轉紅後采收,去掉果柄。如需遠距離運輸,則應在果實開始退綠或白熟初期進行采收,並保留果柄。

根據植株長勢和市場情況確定采收終期。

(六)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應立足以環境調控為主的生態防治為主體,配合使用黃板誘殺、生物農藥、防蟲網和有益天敵等生物防止技術、生物活性物質誘導和營養調控提高植株抗性的免疫防病技術,適時適量地使用高效低毒化學藥劑進行局部病蟲害控製等綜合手段。

1.切斷人為傳播病菌的途徑

生產溫室應製訂嚴格的管理條例,每個溫室應有專人管理,並準備專用工作服。人員和工作服均不得隨意串棚,外人也不得隨意入內。田間管理摘除的側枝、病殘葉果和花瓣等必須用容器收集,運到室外焚燒或掩埋,保持地麵清潔。如發現有粉狀病菌孢子,必須輕拿輕放,用密閉的塑料袋將其運出室外。

2.10月底以前注意防止病毒病發生

主要注意殺滅病毒傳播者——蚜蟲和白粉虱。采取堵殺結合的策略,除通風口掛20目防蟲網外,還應在室內掛黃板進行誘殺。每畝懸掛25塊黃板,高度與植株生長點接近。9—10月每15天噴施一次博聯生物菌素預防病毒病。整個生產季節內每月噴灑一次多氧清和寡糖抗病誘導劑,抑製病菌繁殖,提高植株免疫力。

3.低溫期注意防止晚疫病和灰黴病

這兩種病害均為高濕條件下易發病害。因此,降低棚內空氣濕度、減少葉片表麵結露時間,可有效控製該病的發生。棚膜平整無滴、夜間和黎明加溫、科學放風、地膜覆蓋等,都是防治這兩種病害的有效措施。平時細心觀察(特別是有滴水的地方),及時發現病葉、病果,立即摘除並用藥封鎖(0.3%科生黴素、2%武夷黴素、特立克);摘除花瓣、蘸花時加藥(特立克),可以有效抑製灰黴病的傳播;夜晚使用高效低毒煙劑,既減少了噴藥帶來的水汽,又可治病,效果良好。

4.防治溫室三大蟲害:斑潛蠅、蚜蟲、白粉虱

應以黃板誘殺有翅成蟲為主,配合使用高效低毒農藥(20%氰戊菊酯、4.5%高效順反氯氰菊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