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通氣 蛋庫應保持通風良好,無特別氣味。如化肥、農藥或其他有強烈刺激性物品異味,經氣體交換進入蛋內,會影響胚胎發育。種蛋還要防止蚊蠅叮吮。

2. 鵝種蛋保存方法

蛋庫可設空調,或在條件較好的地窖保存。常溫下可采用不透氣的聚乙烯塑料袋,大小為71厘米×118.5厘米,每袋可裝50~70個種蛋。其間應經常解開袋口通氣,定時翻蛋。這種簡易方法比一般常溫保存法孵化率可提高18%,但隻能保存1~2周。

(三)種蛋消毒與鵝胚胎的發育特征

1. 福爾馬林熏蒸消毒法

是當前種蛋和電孵機消毒普遍采用的方法。一般在每立方米容器內,用40%福爾馬林液30毫升,加入高錳酸鉀15克,將種蛋置於容器內,封閉好容器,防止空氣對流。福爾馬林與高錳酸鉀接觸後散發出的煙霧具有很強的消毒作用,熏蒸時間20~30分鍾,就達到消毒的目的。熏蒸法消毒適於在溫度25~27℃,相對濕度75%~80%的環境內進行。

2. 新潔爾滅噴灑消毒法

新潔爾滅為淡黃色膠狀液體,易溶於水。原液濃度多為5%,使用時配製成0.1%濃度的溶液,裝在噴霧器內直接噴灑在種蛋表麵,經5~10分鍾即達到消毒目的。使用新潔爾滅消毒種蛋時,嚴防混入肥皂、碘、高錳酸鉀、升汞和堿等,以免藥液失效。

3. 碘溶液消毒法

將種蛋浸泡在0.1%的碘溶液中進行浸泡消毒。即在1千克水中加入10克碘片和15克碘化鉀,使之充分溶解,然後倒入9千克清水中,即成為0.1%的碘溶液。浸泡1分鍾後,將種蛋撈出瀝幹裝盤。經過多次浸泡種蛋的碘液,濃度逐漸降低,應增加新液或延長浸泡時間,以達到消毒的目的。

4. 紫外線消毒法

安裝40瓦紫外線燈管,距蛋盤40~80厘米高,經照射(輻射)10~15分鍾後,即可達到消毒目的。

5. 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法

將種蛋浸泡在0.2%~0.5%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溶液溫度在40℃左右,經1~2分鍾後,撈出瀝幹即可入孵。

6. 鵝胚胎發育的特征

1.0~2.0天,胚盤開始發育,出現原條。照蛋時,可見蛋黃表麵有一顆稍深、四周稍亮的圓點,稱“魚眼珠”。

3.0~3.5天,照蛋時可見卵黃囊血管區,卵黃囊血管呈桃形,稱“櫻桃珠”。

4.5~5.0天,卵黃囊血管分支增多形似“蚊子”。此時,胚胎尿囊開始形成,胚胎頭尾明顯可分。

5.5~6.0天,胚胎頭部明顯增大,卵黃囊的血管緊貼蛋殼,血管分支增多,覆蓋麵積增大。照蛋時,可見卵黃囊血管呈“蜘蛛”狀,蛋黃不易隨蛋轉動,稱“釘殼”。

7.0天,照蛋時可見胚胎頭部出現黑色眼點,稱“起珠”。

(4)通氣 蛋庫應保持通風良好,無特別氣味。如化肥、農藥或其他有強烈刺激性物品異味,經氣體交換進入蛋內,會影響胚胎發育。種蛋還要防止蚊蠅叮吮。

2. 鵝種蛋保存方法

蛋庫可設空調,或在條件較好的地窖保存。常溫下可采用不透氣的聚乙烯塑料袋,大小為71厘米×118.5厘米,每袋可裝50~70個種蛋。其間應經常解開袋口通氣,定時翻蛋。這種簡易方法比一般常溫保存法孵化率可提高18%,但隻能保存1~2周。

(三)種蛋消毒與鵝胚胎的發育特征

1. 福爾馬林熏蒸消毒法

是當前種蛋和電孵機消毒普遍采用的方法。一般在每立方米容器內,用40%福爾馬林液30毫升,加入高錳酸鉀15克,將種蛋置於容器內,封閉好容器,防止空氣對流。福爾馬林與高錳酸鉀接觸後散發出的煙霧具有很強的消毒作用,熏蒸時間20~30分鍾,就達到消毒的目的。熏蒸法消毒適於在溫度25~27℃,相對濕度75%~80%的環境內進行。

2. 新潔爾滅噴灑消毒法

新潔爾滅為淡黃色膠狀液體,易溶於水。原液濃度多為5%,使用時配製成0.1%濃度的溶液,裝在噴霧器內直接噴灑在種蛋表麵,經5~10分鍾即達到消毒目的。使用新潔爾滅消毒種蛋時,嚴防混入肥皂、碘、高錳酸鉀、升汞和堿等,以免藥液失效。

3. 碘溶液消毒法

將種蛋浸泡在0.1%的碘溶液中進行浸泡消毒。即在1千克水中加入10克碘片和15克碘化鉀,使之充分溶解,然後倒入9千克清水中,即成為0.1%的碘溶液。浸泡1分鍾後,將種蛋撈出瀝幹裝盤。經過多次浸泡種蛋的碘液,濃度逐漸降低,應增加新液或延長浸泡時間,以達到消毒的目的。

4. 紫外線消毒法

安裝40瓦紫外線燈管,距蛋盤40~80厘米高,經照射(輻射)10~15分鍾後,即可達到消毒目的。

5. 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法

將種蛋浸泡在0.2%~0.5%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溶液溫度在40℃左右,經1~2分鍾後,撈出瀝幹即可入孵。

6. 鵝胚胎發育的特征

1.0~2.0天,胚盤開始發育,出現原條。照蛋時,可見蛋黃表麵有一顆稍深、四周稍亮的圓點,稱“魚眼珠”。

3.0~3.5天,照蛋時可見卵黃囊血管區,卵黃囊血管呈桃形,稱“櫻桃珠”。

4.5~5.0天,卵黃囊血管分支增多形似“蚊子”。此時,胚胎尿囊開始形成,胚胎頭尾明顯可分。

5.5~6.0天,胚胎頭部明顯增大,卵黃囊的血管緊貼蛋殼,血管分支增多,覆蓋麵積增大。照蛋時,可見卵黃囊血管呈“蜘蛛”狀,蛋黃不易隨蛋轉動,稱“釘殼”。

7.0天,照蛋時可見胚胎頭部出現黑色眼點,稱“起珠”。

8.0~8.5天,此時胚胎形似“電話筒”,呈彎曲狀,一端為頭部,另一端為增大的軀幹部,稱“雙珠”。

9.0~9.5天,羊膜腔中羊水增多,故胚胎在照蛋時不易看清,此時蛋的正麵布滿血管。

10.0~10.5天,胚胎四肢發育已成形,胚胎皮膚表麵的羽毛原基形成,此時用放大鏡可以看到。照蛋時,正麵易於見到胚胎,胚胎活動增強,像在羊水中遊動一樣,稱“浮”。卵黃已擴展到蛋的背麵,此時蛋轉動時兩邊卵黃不易晃動,即稱“邊口發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