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12.5天,胚胎尿囊繼續伸展並覆蓋卵黃,擴展到蛋的背麵,照蛋時轉動蛋,兩邊卵黃易晃動,尿囊血管伸展越出卵黃,俗稱“收邊”。

15~16天,尿囊血管在蛋小頭合攏,除氣室外,整個胚蛋布滿血管,即稱“合攏”。

17天,照蛋時,可見血管變粗,顏色加深。

18~24天,蛋小頭看不到發亮的部分,俗稱“封門”。蛋白由漿羊膜道全部輸入羊膜腔中,胚胎經口吞食,羊水混濁。

(四)孵化條件

1. 溫度

孵化的首要條件,正常孵化鵝蛋的適宜溫度為98~99塒(36.7~37.2℃)。變溫孵化在孵化初期需要較穩定相對稍高的溫度(37.6℃)。9~18天溫度為37.3℃,19~26天溫度為37℃,27~31天溫度為36℃。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胚胎的生長發育,甚至造成死亡。高溫對胚胎的致死界限較窄,危險性較大。當胚蛋溫度達42℃時,3~4個小時可使胚胎全部死亡;低溫對胚胎的致死界限較寬,危險性相對小些。當胚蛋溫度低於30℃時,經過30小時鵝胚胎才會死亡。因此當遇到特殊情況,如停電,應及時采取措施,小胚齡是保溫,大胚齡胚蛋應及時打開孵化機門,開門時間由胚蛋溫度決定。采用變溫孵化時,應“變中求恒,恒中求變,變中求穩”。溫度掌握的原則是前期高,中期平,後期低,應注意“看胎施溫”。

2. 濕度

孵化鵝蛋如溫度掌握適當,鵝蛋胚胎對濕度的適應範圍比較大。一般在孵化初期孵化機內相對濕度應在65%~70%;孵化中期孵化機內相對濕度為60%~65%;孵化後期,尤其在出雛前幾天出雛機內相對濕度應為65%~75%。即整個孵化期中濕度要求兩頭高,中間低,以減少蛋內水分蒸發,有利胚胎形成羊水和尿囊液,防止胎膜與蛋殼膜粘連,確保雛鵝順利出殼。

3. 通氣

胚胎發育過程中要不斷進行氣體交換,吸進大量氧氣,排除二氧化碳。早期胚胎主要利用蛋殼內的氧氣,胚胎發育中、後期,氣體代謝是依靠尿囊和肺,通過蛋殼氣孔直接利用空氣中氧。要求孵化機內氧氣含量不少於17.5%,最佳含量為21%。機內二氧化碳含量不得超過0.4%,如達到1%,胚胎發育遲緩,出現胎位不正,易出畸形,死亡率增高等。孵化初期風門打開1br5~1br4,中後期則打開1br3~1br2。

4. 翻蛋

即定時將鵝蛋交換位置。翻蛋一般從入孵24小時起到落盤,每天都要翻蛋。通常每3小時左右翻蛋1次。翻蛋角度要適當加大,每側角度45°~50°。翻蛋目的:防止胚胎與蛋殼粘連;調節溫度,使胚蛋受熱均勻;有助於胚胎運動,有利於胚胎發育,保證胎位正常,有利於出雛。

5. 涼蛋

就是降低鵝蛋溫度,在鵝蛋孵化到第16天左右時開始涼蛋,通常每天涼2次,天氣較熱時宜在早晚涼爽時各涼蛋1次,每次30~50分鍾,涼到眼皮感覺胚蛋溫而略涼,涼好後向胚胎蛋上噴灑約30℃溫水,使蛋表麵見有露球即可,然後放回孵化機中繼續孵化。

(五)孵化方法

1. 機器孵化

(1)孵化前準備

①製定孵化計劃 根據設備容量、種蛋來源及雛鵝銷售情況,在安排孵化計劃時,盡量把費時費力的工作,如種蛋消毒與照蛋等不要集中在一天進行。

②檢修孵化機 孵化前要校正溫度計,檢查孵化機的電熱裝置、風扇葉、電動機、軸承、指示燈調節器等是否正常,確定正常後才能使用。首次使用前先進行試運轉,時間不少於1小時,以後使用前試運轉不少於半小時。

③準備孵化機零配件和附屬用品 孵化機易損壞的電氣元件及電動機要有備件,以保證孵化的順利運行。還要準備好消毒藥品(室內消毒和種蛋消毒及洗手消毒等)、記錄本或表格,入孵前對孵化室、孵化機和種蛋進行清掃、消毒。種蛋較幹淨時可在入孵時與孵化機一起消毒。

(2)種蛋入孵

①種蛋預熱 因鵝種蛋多在冬、春孵化,可在入孵前將種蛋放置在22~25℃的環境下進行預熱4小時左右,有利於提高孵化率。

②種蛋裝盤 入孵前把種蛋平放或鈍端向上(便於照蛋)擺放在蛋盤上,一照以後可平放。種蛋平放,其合攏率、孵化率和健雛率較高。

③蛋盤編號 種蛋碼盤後要注明入孵日期、批次盤號等,孵化中可適當上下調換種蛋位置(因孵化機內各位置溫度有一定差距),尤其分批入孵的種蛋,以便於管理。

④入孵時間安排 入孵時間最好在下午4點鍾以後,這樣大批出雛可以趕在白天,工作比較方便。

(3)孵化機的日常管理

①檢查溫度變化 觀察調節器靈敏度和門表溫度。遇有溫度變化及時檢查原因、調節,並定時記溫。當發現水銀導電表水銀柱有斷裂,應立即修理或調換。

②觀察孵化機內濕度 一般自動調濕的要保證有水,非自動加濕的,每天定時向水盤中加溫水,防止機內降溫並保證濕度。注意濕度計上的紗布容易因水中鈣的作用而變硬或沾染灰塵和絨毛,影響水分蒸發,要經常清洗或更換。

③觀察孵化機運轉情況 如電動機聲音是否正常,機體是否發熱。要定期給孵化機軸杆、電動機加油,以減少摩擦、磨損或發熱。

④照蛋 在31.5天孵化期內應照蛋3次(一照在入孵後 7~8天,二照在入孵後15天,三照在入孵後27~28天)。在實際生產孵化中隻進行一照,揀出無精白蛋和死精血蛋,觀察胚珠發育快慢,以調整孵化機溫度。因照蛋比較麻煩,因此,如果對孵化機溫濕度掌握好,一般不做二、三照,必要時可以抽測。

⑤落盤 鵝蛋孵化至27~28天,將胚蛋移入出雛機中的出雛盤中,並停止翻蛋,增加水盤,提高濕度,準備出雛。

⑥出雛 一般鵝蛋孵化至第30天就會大量出殼,大約每4小時左右打開機門出雛1次,並揀出空蛋殼,以免扣在其他胚蛋上影響出雛。不要經常開機門,以免影響出雛機內溫濕度,平時機內關燈。對出雛困難的胚蛋,後期要進行人工助產,助產時要注意,先將啄殼裂痕處輕輕掀開一點,看尿囊膜是否幹枯無血。發現尚未幹枯時隻打開一小孔保證雛鵝呼吸不被窒息即可;當尿囊膜幹枯時將鵝雛全扒出。季節幹燥時出雛可在孵化室地麵上灑水。出雛結束後,從出雛機內抽出水盤和雛盤,放清洗水池中清洗,然後消毒、瀝幹,準備下次出雛用。主要清理出雛機底部,清掃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