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國民黨沒遠見!蔣介石早就選好了退路--退守台灣(1 / 2)

三年苦短,南柯一夢。

如今到了山窮水盡之際,蔣介石自然把目光投向了東海中的寶島。蔣介石認為台灣的好處是退可守,進可攻。與大陸隔著一條海峽,萬一大陸被共產黨拿了去,憑借海峽天險和自己掌握的海、空軍力量,完全可以與當時尚無海、空軍的共產黨周旋,以延續香火,積聚力量,待國際形勢發生了於己有利的變化時,渡過僅有130公裏寬的海峽,從廈門、福州登陸,反攻大陸,卷土重來,再圓自己的帝王夢。

蔣介石在第三次下野時說:“我之所以下野,還有一個重要考慮,就是台灣地位的重要。在俄帝集團侵略下,寧可失了整個大陸,而台灣是不能不保的。如果我不下野,死守南京,那台灣就不能堅守,亦然不能成為反共抗俄的堅強堡壘。(民國)三十五年我到台灣看了以後,在日記上記著這樣一句話,‘隻要有了台灣,共產黨就無奈我何!’就算整個大陸被共產黨拿去了,隻要保著台灣,我就可以用以恢複大陸。因此,我就不顧一切,毅然決然地下野。”

為有朝一日東山再起作準備,“下野”之前,蔣介石抓緊時間進行部署。

早在1948年12月29日,國民黨行政院長孫科就曾發布命令,正式任命蔣介石的親信陳誠為台灣省政府主席,“大太子”蔣經國為台灣省黨部主任,以便在最後時刻退守台灣,作為“反攻大陸”的基地。這道命令,連時任副總統的李宗仁和台灣省主席魏道明都事先毫不知情。

陳誠得令後,僅用一個星期的時間便遷入台北主持政事,其辦事效率之高在國民黨曆史上可謂“前無古人”。隨後,蔣介石又任命陳誠為台灣省警備區總司令、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任。這樣,陳誠總攬了台灣的黨政軍大權,開始替蔣介石苦心經營台灣。

蔣介石深知,若在台灣建立自己的小朝廷,沒有物資基礎作保證是萬萬不行的。

蔣介石令蔣經國速往上海與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洽談,火速將中央銀行庫存的美元和黃金白銀統統運往台灣。蔣經國日記寫道:“今日父親派我趕至上海訪俞鴻鈞先生,希其將中央銀行現金移存台灣,以策安全。”

當時,國民黨經過所謂的“幣製改革”,發行金圓券,強行將民間的幾乎所有黃金和美元收歸國庫,僅中央銀行就有庫存黃金390萬盎司以及7000萬美元的外彙和相當於7000萬美元的白銀,合計約5億美元。

在蔣介石的精心策劃下,這筆巨額財富背著“代總統”李宗仁,由海軍艦隻全部搶運到台灣。每到黃昏時分,就有軍艦停泊在靠近中央銀行的黃浦江上,沿途是荷槍實彈的士兵。一個個大箱子從中央銀行的大樓裏抬出來,然後搬到軍艦上。夜深人靜後,軍艦便悄悄離開碼頭,徑直朝南開去。

三年苦短,南柯一夢。

如今到了山窮水盡之際,蔣介石自然把目光投向了東海中的寶島。蔣介石認為台灣的好處是退可守,進可攻。與大陸隔著一條海峽,萬一大陸被共產黨拿了去,憑借海峽天險和自己掌握的海、空軍力量,完全可以與當時尚無海、空軍的共產黨周旋,以延續香火,積聚力量,待國際形勢發生了於己有利的變化時,渡過僅有130公裏寬的海峽,從廈門、福州登陸,反攻大陸,卷土重來,再圓自己的帝王夢。

蔣介石在第三次下野時說:“我之所以下野,還有一個重要考慮,就是台灣地位的重要。在俄帝集團侵略下,寧可失了整個大陸,而台灣是不能不保的。如果我不下野,死守南京,那台灣就不能堅守,亦然不能成為反共抗俄的堅強堡壘。(民國)三十五年我到台灣看了以後,在日記上記著這樣一句話,‘隻要有了台灣,共產黨就無奈我何!’就算整個大陸被共產黨拿去了,隻要保著台灣,我就可以用以恢複大陸。因此,我就不顧一切,毅然決然地下野。”

為有朝一日東山再起作準備,“下野”之前,蔣介石抓緊時間進行部署。

早在1948年12月29日,國民黨行政院長孫科就曾發布命令,正式任命蔣介石的親信陳誠為台灣省政府主席,“大太子”蔣經國為台灣省黨部主任,以便在最後時刻退守台灣,作為“反攻大陸”的基地。這道命令,連時任副總統的李宗仁和台灣省主席魏道明都事先毫不知情。

陳誠得令後,僅用一個星期的時間便遷入台北主持政事,其辦事效率之高在國民黨曆史上可謂“前無古人”。隨後,蔣介石又任命陳誠為台灣省警備區總司令、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任。這樣,陳誠總攬了台灣的黨政軍大權,開始替蔣介石苦心經營台灣。

蔣介石深知,若在台灣建立自己的小朝廷,沒有物資基礎作保證是萬萬不行的。

蔣介石令蔣經國速往上海與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洽談,火速將中央銀行庫存的美元和黃金白銀統統運往台灣。蔣經國日記寫道:“今日父親派我趕至上海訪俞鴻鈞先生,希其將中央銀行現金移存台灣,以策安全。”

當時,國民黨經過所謂的“幣製改革”,發行金圓券,強行將民間的幾乎所有黃金和美元收歸國庫,僅中央銀行就有庫存黃金390萬盎司以及7000萬美元的外彙和相當於7000萬美元的白銀,合計約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