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依然在,何日彩雲歸”(1 / 3)

翌日,蔣氏父子接見。甫見麵,曹出示毛澤東給蔣的一首《臨江仙》詞,其中有“明月依然在,何日彩雲歸”,道出毛“國共再攜手,一笑泯恩仇”的誠意。老人說了獎勉的話,小先生說了“今後還要仰仗”。

談話時,始終隻有他們三人。

曹充分發揮他的史才識見,經過幾次商談,說得老人有所鬆動,很快得出了結論。在談正務之餘,曹聚仁和蔣經國也談家常。曹雷說,父親臨終前“在醫院時,父親還曾講起,有一次和蔣經國會麵時談到各人的孩子,我父親說了我們的情況。蔣經國卻歎息自己的兒子不爭氣,不學好, 母親說這次談話地點是在日月潭”。

根據王方回憶,曹聚仁和他談到雙方同意的統一條件是:

一、蔣介石偕同舊部回到大陸,可以定居在浙江以外的任何一省區,仍任國民黨總裁。北京建議撥出江西廬山地區為蔣介石居住與辦公的湯沐邑。

二、蔣經國任台灣省長。台灣除交出外交與軍事外,北京隻堅持農業方麵必須耕者有其田,其他內政完全由台灣省政府全權處理。以20年為期,期滿再行洽商。

三、台灣不得接受任何軍事與經濟援助;財政上看困難,由北京照美國支援數額照撥補助。

四、台灣海、空軍並入北京控製。陸軍縮編為4個師,其中1個師駐在廈門、金門地區,3個師駐在台灣。

五、廈門與金門合並為一個自由市,作為北京與台北間的緩衝與聯絡地區。該市市長由駐軍師長兼任。此一師長由台北征求北京同意後任命,其資格應為陸軍中將,政治上為北京所接受。

六、台灣現任文武百官、官階、待遇照舊不變。人民生活保證隻可提高,不準降低。

這6項條件無疑是圓滿的。曹作為牽線搭橋的人,至此可說功成有望。完成使命後,曹聚仁被禮送回香港。

對於這段秘史,台灣涵碧樓紀念館得到了印證。著名作家葉永烈到台灣參訪時特意到涵碧樓紀念館尋找史料,他是這樣寫的:

我曾多次前往台灣。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我拜訪了國民黨的黨史研究室,希望從蔣經國的“大溪檔案”中,查閱曹聚仁的相關檔案。令我驚訝的是,國民黨黨史研究室的研究人員居然不知曹聚仁其人!

其實,這也從一個角度反映出,當年台灣當局對於密使曹聚仁的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到位。

2003年1月,我來到日月潭畔,下榻於著名的涵碧樓。

蔣介石非常喜歡日月潭,遊日月潭必住涵碧樓。1949年,蔣介石下令翻新、改建涵碧樓。從此,涵碧樓成為蔣介石的行宮。

日月潭旅遊局告訴我,涵碧樓有一個專門的紀念館,收藏蔣介石在涵碧樓的史料。我趕緊回到涵碧樓,希望能夠參觀這個紀念館。我前往涵碧樓總台,這才得知,這個紀念館如今由於乏人問津,“門雖設而常關”。總台小姐笑道,難得還有像先生這樣的人,會對蔣介石仍感興趣!

翌日,蔣氏父子接見。甫見麵,曹出示毛澤東給蔣的一首《臨江仙》詞,其中有“明月依然在,何日彩雲歸”,道出毛“國共再攜手,一笑泯恩仇”的誠意。老人說了獎勉的話,小先生說了“今後還要仰仗”。

談話時,始終隻有他們三人。

曹充分發揮他的史才識見,經過幾次商談,說得老人有所鬆動,很快得出了結論。在談正務之餘,曹聚仁和蔣經國也談家常。曹雷說,父親臨終前“在醫院時,父親還曾講起,有一次和蔣經國會麵時談到各人的孩子,我父親說了我們的情況。蔣經國卻歎息自己的兒子不爭氣,不學好, 母親說這次談話地點是在日月潭”。

根據王方回憶,曹聚仁和他談到雙方同意的統一條件是:

一、蔣介石偕同舊部回到大陸,可以定居在浙江以外的任何一省區,仍任國民黨總裁。北京建議撥出江西廬山地區為蔣介石居住與辦公的湯沐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