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南海絕密之行(2 / 2)

這天晚上,海上風平浪靜。第二天上午9點鍾了,總理還沒有醒來。童小鵬主任說:“可以叫總理起床了,總理已經多睡了一個小時啦。”總理醒來,看了看表,高興地說:“我多年來都沒有睡過這麼多個小時啊。”總理起來後,和大家合影照相,然後下艦告別。

直到31年後的1995年春節,羅青長在和吳瑞林見麵時才透露了總理這次絕密之行的目的。原來當時周恩來總理與張治中副委員長到廣東省邊境,與兩位能溝通國共兩黨關係的人進行秘密會晤。在這次重要的秘密邊境會晤的幾天裏,南海艦隊在附近的海域裏進行了小分隊軍事演習,以掩護會晤的順利進行,也確保了周總理一行的安全。

這次會晤溝通了當時的台灣當局(蔣介石、陳誠、蔣經國)與大陸,在都主張隻有一個中國的問題上,事實上達到了默契,使國共兩黨有了一定基礎的共識。當時由於高度的保密,中央未對吳瑞林同誌說明此行的詳情。在回顧完這段曆史後,吳瑞林同誌很欣慰地說,他這才知道1963年12月的護航使他有幸完成了一項重要的政治使命。

對於這次周恩來的秘密會晤,曾經在原國家安全部部長羅青長回憶吳瑞林的文章中得到證實。1997年冬天,北京改革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最可愛的人》,這是一本專為南海艦隊司令員吳瑞林所編的紀念文集。就在這部紀念文集中,有一篇特別令人注目的文章,題目是《他曾為周總理護航一一回憶吳瑞林同誌二三事》。此文約有5000餘字,作者就是羅青長。

他寫道:“1995年春節,我去吳瑞林家中看望他,老戰友見麵,分外高興,促膝長談,一起回憶當年一起工作與戰鬥的情景……1963年12月初,周恩來總理與張治中副委員長到廣東省邊境,與能溝通國共兩黨關係的人進行秘密會晤,我當時任中央對台辦主任,參與了此次鮮為人知的活動……”

羅青長的話言簡意賅,三言兩語就說明了這樁紛傳多時的重大事件確有其事。羅青長在談到周恩來赴南海的起因時這樣說:“為了保衛總理的安全,並使會晤不被幹擾,我奉命去找當時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兼南海艦隊司令員的吳瑞林同誌,向他傳達並說明了此行的重要性及保密要求,他當即表示,對中央賦予的使命堅決執行,並立即部署。”

在談到周恩來到廣東以後的情況時,羅青長說:“會晤前夕,周總理、張治中副委員長順訪了廣東省的一些地方,在參觀了黃埔軍校舊址後,來到了黃埔港,並由吳瑞林陪同,檢閱了南海艦隊部分官兵。隨後,周總理、張治中副委員長登上了海軍的一艘護衛艦,開始了秘密的航行……在從廣州到邊境的預定會晤地點,海上要有一天多的行程。為了照顧好周總理的休息,吳瑞林同誌令護衛艦低速行駛,使發動機噪音減小到最低程度。恰好當天夜晚,海麵上風平浪靜。第二天到達目的地後,周總理精神百倍地對大家說:‘這一晚是幾年來睡得最安穩的一夜。’登岸後,周總理還向全艦官兵親切致謝……”

對於這段曆史真相,作為親曆者童小鵬自然知情。他說:“1963年,我隨周恩來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出訪亞非歐14國。在廣州停留時,周恩來於12月7日乘海軍南海艦隊兵艦視察珠江口前線部隊。經有關部門安排,周恩來秘密會見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香港文化界知名人士張稚群。張正準備去台灣,周恩來要他轉告台灣當局,美國正準備采取更多行動搞“兩個中國”,而國共兩黨可以在反對“兩個中國”的問題上取得一致。我們不會因自己強大而不理台灣,也不會因自己有困難而拿原則去做交易。我們是從民族大義出發從祖國統一大業出發考慮對台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