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我們積極著手準備迎接李宗仁歸國的工作時,1964年2月,李宗仁在美國一家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中說希望美國政府能隨法國一樣和中國建交;但他又講朝鮮戰爭是中國發動的,這一觀點立即在國際上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但李宗仁很快認識了錯誤,我們也給予諒解。經過一段時間後,1965年2月,毛澤東在一份文件上批示:
總理:
似應歡迎李宗仁回國,去年向美報投書問題,無關大局,不加批評,因為他已自己認錯了。
1965年春,周恩來提出:李宗仁回國的時機已成熟。住在美國新澤西州的李宗仁得到信息後,6月13日離美飛瑞士。周恩來得知後,要程思遠速來京商議李宗仁回國的具體問題。他囑托國務院秘書長周榮鑫、中央統戰部部長徐冰、全國政協秘書長平傑三和童小鵬向程思遠轉告有關安排意見:
(1)政府發給李宗仁先生一筆回國旅費,由程思遠帶往瑞士麵交;
(2)同時發給程一筆旅費,請他去瑞士把李接回。
程到蘇黎世後,將有負責此事的同誌同他聯係,幫助他解決有關問題。程思遠離京後立即飛瑞士見李宗仁,開始實施回國的行動計劃。
7月13日,李宗仁擺脫了台灣國民黨特務的糾纏跟蹤,飛離蘇黎世,前往巴基斯坦卡拉奇。7月16日,改乘巴航班機飛廣州。7月18日,李宗仁夫婦一行飛抵上海,受到周恩來、陳毅、彭真、賀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盛情迎接。李宗仁最後實現了“葉落歸根”的夙願。
爭取李宗仁歸國的成功,是我們黨確定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方針後做了大量工作的結果。這件事對台灣當局是一個很大的刺激和震動,同時也促進了對台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影響深遠。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對台工作也同樣受到衝擊和破壞,原來那些領導對台工作以及做具體工作的同誌大都被打倒。童小鵬說:負責對台工作的羅瑞卿、楊尚昆被“打倒”,徐冰、孔原“靠邊站”,羅青長被“造反派”掛在“孔原黑線”上挨批鬥。我也於6月調到中辦任副主任,1967年1月,被“造反派”奪權“靠邊站”,我所從事的對台工作也一度中斷。”
正當我們積極著手準備迎接李宗仁歸國的工作時,1964年2月,李宗仁在美國一家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中說希望美國政府能隨法國一樣和中國建交;但他又講朝鮮戰爭是中國發動的,這一觀點立即在國際上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但李宗仁很快認識了錯誤,我們也給予諒解。經過一段時間後,1965年2月,毛澤東在一份文件上批示:
總理:
似應歡迎李宗仁回國,去年向美報投書問題,無關大局,不加批評,因為他已自己認錯了。
1965年春,周恩來提出:李宗仁回國的時機已成熟。住在美國新澤西州的李宗仁得到信息後,6月13日離美飛瑞士。周恩來得知後,要程思遠速來京商議李宗仁回國的具體問題。他囑托國務院秘書長周榮鑫、中央統戰部部長徐冰、全國政協秘書長平傑三和童小鵬向程思遠轉告有關安排意見:
(1)政府發給李宗仁先生一筆回國旅費,由程思遠帶往瑞士麵交;
(2)同時發給程一筆旅費,請他去瑞士把李接回。
程到蘇黎世後,將有負責此事的同誌同他聯係,幫助他解決有關問題。程思遠離京後立即飛瑞士見李宗仁,開始實施回國的行動計劃。
7月13日,李宗仁擺脫了台灣國民黨特務的糾纏跟蹤,飛離蘇黎世,前往巴基斯坦卡拉奇。7月16日,改乘巴航班機飛廣州。7月18日,李宗仁夫婦一行飛抵上海,受到周恩來、陳毅、彭真、賀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盛情迎接。李宗仁最後實現了“葉落歸根”的夙願。
爭取李宗仁歸國的成功,是我們黨確定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方針後做了大量工作的結果。這件事對台灣當局是一個很大的刺激和震動,同時也促進了對台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影響深遠。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對台工作也同樣受到衝擊和破壞,原來那些領導對台工作以及做具體工作的同誌大都被打倒。童小鵬說:負責對台工作的羅瑞卿、楊尚昆被“打倒”,徐冰、孔原“靠邊站”,羅青長被“造反派”掛在“孔原黑線”上挨批鬥。我也於6月調到中辦任副主任,1967年1月,被“造反派”奪權“靠邊站”,我所從事的對台工作也一度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