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50年代,台灣順應西方反蘇反共的大潮流,基本上是以《蘇俄在中國》的思想作主導,和前蘇聯老死不相往來,蘇、台處於對峙狀態。《蘇俄在中國》成為蔣介石的一本反蘇“聖經”。

2.蘇、蔣“私通”

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隨著中、蘇、美三國關係的變化,在錯綜複雜的國際局勢下,台灣與前蘇聯這兩個不可能接觸的“夙敵”,也有過以“合作”為目標的奇妙行動,蔣介石在高舉反蘇反共的旗幟下,對一股蘇、台“合作”的潛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新中國剛成立之初,中、蘇關係較為密切和友好。不幸的是,時間不長,赫魯曉夫的大國沙文主義漸漸膨脹,他處心積慮地設法控製中國。1958年,蘇聯提出在中國設立長波電台,租借中國的港口,被毛澤東嚴詞拒絕。1959年蘇聯單方麵撕毀中蘇國防新技術協定,拒不幫助中國生產核武器。同年9月,赫魯曉夫訪美歸來路過中國,要中國釋放在押的美國特務,並說當年列寧曾有意在西伯利亞建立遠東共和國,暗示可以支持蔣介石建立台灣共和國,這種強人所難的做法使毛澤東很惱火,中蘇關係出現陰影。60年代初,中蘇大論戰和震驚世界的新疆六萬人大逃亡,使中蘇關係迅速惡化。

與此同時,台美關係也降溫了。艾森豪威爾時期,台美關係最為密切,台灣在美國的護翼下找到了安全感。1961年,肯尼迪上台,台美關係出現微妙的變化,呈降溫趨勢。1968年,尼克鬆上台後致力於改善中美關係,台美麵臨危機。

而蘇美兩極在戰後長期的“冷戰”中也吹來了一陣暖風。1959年9月,赫魯曉夫作為蘇聯最高領導人第一次訪問美國,兩國首腦在戴維營舉行會談,並達成了通過談判來解決國際問題的協議。在以後幾年,美蘇兩國一退一進,“冷戰”局勢也一張一弛。

在這動蕩複雜的年代裏,美蘇兩國為了爭奪世界的需要,各自對大陸和台灣采取了不同的政策。美國政府暗中改善對華關係,蘇聯和台灣看在眼裏,那麼,基於各自利益的考慮,蘇聯和台灣為何不能加強聯絡呢?由此,蔣介石在賊喊捉賊的情況下自己做了一回賊,在反蘇反共的叫囂下還在偷偷地聯蘇。

1968年10月,前蘇聯密使維克托,路易斯向台灣駐日本“大使館”新聞參事盧為提出訪台,盧為將此信息送達台灣高層。台灣當局認為,路易斯的出現或許可以給困境中的台灣“外交”帶來某種轉機,並希望促進路易斯訪台,作為對蘇聯的一種試探。

而路易斯作為英國《倫敦晚報》的記者,背景可直通蘇聯高層,他本人認為第三國際已經行不通,共產主義就像基督教一樣,分裂成很多流派,每個共產黨國家或各國的共產黨都有各自的想法。

他這次訪問的目的是“要探明台灣對打倒毛澤東的看法;台灣對毛之後的中國情勢有何看法;並探明是否可能與蘇聯重修舊好,如果可以,如何修好?”

對於路易斯的訪台提議,蔣介石親自拍板定案,由台“新聞局長”魏景蒙負責一切事項,並隨時報告事情的進展。

10月22日,路易斯到達台北。下午3點半,魏景蒙和路易斯首次會晤。

魏景蒙說:“我們過去與蘇聯合作有過慘痛經驗。我們不想把我們的意識形態強加於他們,也不想其他國家把他們的意識形態強加於我們。”

路易斯笑笑說:“那是過去的老政權。蘇聯現在是個新而年輕的國家,台灣應該忘掉過去那些不好的事情。……雖然我不是蘇聯政府派來的,但至少可以傳話,以發展成大使對大使級的會談,例如說在南美;或者台灣可以開始在莫斯科派駐貿易代表或新聞記者。”

魏景蒙說:“這主意倒不錯。”

路易斯接著問:“兩個中國政策能否使台灣高興?”

魏景蒙答:“不行。因為中國人不希望中國長久分裂。但‘中華民國’沒有理由擔心與蘇聯合作,畢竟這樣對國民黨不會有任何傷害。”

魏景蒙感覺到。蘇聯是“希望在毛澤東覆亡後有一個由他們操縱的中國,還有一個由‘國民政府’統治的中國”。會談在平靜中結束。

此後幾天,路易斯先後和台灣“新聞局”聯絡室副主任羅啟、“情報局局長”葉翔之以及蔣經國進行了會談。據現存的《王平檔案》記載,會談主要圍繞以下幾點進行:毛澤東是共同的敵人,所以台蘇應該合作;關於在其他國家建立大使級接觸問題,並互派新聞、商務或其他民間代表;對台灣反攻大陸,蘇聯的態度問題,如果蘇聯保持中立,國民黨即使沒有美國的幫助也可考慮;如台灣反攻大陸後,能否容忍親蘇的共產黨員以政黨身份存在;關於兩個中國的問題。

蔣介石密切關注著路易斯在台灣的活動,魏景蒙則隨時向蔣介石彙報路易斯的來訪經過、談話內容以及路易斯本人的家庭、生活等方麵的事情。蔣介石表示支持他們會談時所涉及的內容。

對於蘇、台方麵的秘密接觸,美國和大陸已有耳聞。11月4日,《華盛頓郵報》在“瀛海珍聞”欄目中報道:10月底,蘇聯記者路易斯曾去台灣4天。

路易斯為斯大林之女所寫回憶錄的穿線人,係在東京取得“中華民國”簽證。

除了台北以外,並訪問了金邊。路易斯離台時,擬順道進入香港,但為港府所拒絕,理由是香港不歡迎任何蘇聯記者。

同時,美國方麵向台灣“新聞局副局長”葉梅生打聽有關路易斯的事,台灣假裝糊塗,以不知他是蘇聯人為由搪塞美國。11月18日,《華盛頓郵報》又發表了記者史丹利,卡諾寫的有關路易斯訪台的一篇報道,暗示台灣與蘇聯將在最近數月內於外交政治圈展開接觸。台灣對此緊急“辟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