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的重大挫敗,讓民進黨陷入危機,也帶來一次反省及改革的機會。台灣學者認為,在黨的路線、內部結構以及人事布局幾個方麵,民進黨都須要重新整合。
在黨的路線方麵,民進黨短期內還是會先鞏固基本盤,因為從選舉可以看出,中間票就像空氣,看不見,穩住基本盤後,才會往中間路線靠。
在人事方麵,作為最不願看到這種選舉結果的人,陳水扁連日來風頭銳減,整天呆在官邸“閉關沉思出路”,一直沒有現身。對他來說,“5,20”卸任後將不得不因“國務機要費案”而出庭受審,是最大的“遠憂”。而眼下最迫切的問題,則是民進黨內批扁聲浪高漲,“幾乎成為黨內麵對敗選的唯一共識”。《聯合報》發表社論認為,民進黨敗選後的第一個政治工程就是必須果斷處置陳水扁,“陳水扁的時代”不結束,“民進黨的時代”就可能結束。
為了兌現敗選承諾,謝長廷宣布辭去黨主席的職務。也有黨內高層表示,謝長廷在兌現承諾的同時,還希望持續保有影響力,最有可能的情況是,進一步在黨內塑造“黃袍加身”的氣氛,在大家都無意或“不好意思”參選黨主席的情況下,順理成章接著做黨魁。不過,眼下擺在謝長廷麵前的也有一道司法門檻。台檢方特偵組將從下周起開始彙整陳水扁與謝長廷所涉弊案,並且先從謝的部分開始查證,不排除對其進行問訊。
身為副手的蘇貞昌,麵臨的將可能是一場“保黨之戰”。對民進黨來說,最迫切的問題就是立即找到一位足以主持大局的領導人,而蘇貞昌就是目前黨內呼聲最高的人。《聯合報》說,在謝長廷22日發表落選聲明前,蘇貞昌已和幕僚會商選後政局,頗有“積極進取”的味道,不過,其幕僚建議他“先沉澱一下再說”。23日,麵對媒體追問,蘇貞昌表示自己已當過黨主席,期待能夠找到一位堪當重任的人。《中國時報》說,麵對黨主席這個燙手山芋,蘇貞昌陷入了既尷尬又複雜的處境。
與謝、蘇的低調相反,呂秀蓮是第一個拋頭露麵的黨內高層。23日,她接受台灣TVBS專訪爆料稱,謝長廷會輸她早有心理準備,但沒想到差距這麼大。在民進黨召開檢討會之前,她也率先喊話稱,既然競選團隊希望切割,謝長廷就要自己承擔責任。除了急著與敗選人切割,惹上“特別費”官司的呂秀蓮還不忘為自己和陳水扁“解套”。她公開表示,馬英九應該特赦身陷“公務機要費案”的陳水扁,因為此案與馬的“特別費案”本質相同,不該有雙重標準。“中時電子報”預言,作為黨內出名的“政治孤鳥”,呂卸任後的下場,隻怕比陳水扁好不到哪裏去,“畢竟扁還有機會搶版麵,呂恐怕連這都難以企及”。
另一位“天王”遊錫堃本有意角逐黨主席,沒想到卻遭遇尷尬。敗選後,黨內就盛傳他在“大選”期間已積極部署黨主席選舉,此事引起了黨內極大反彈。前“立委”鄭運鵬威脅說,遊錫堃如果回鍋擔任黨主席,黨內恐會爆發出走潮。前“立委”莊碩漢幹脆說,“四大天王呂遊蘇謝及陳水扁都應退居二線或引退,讓民進黨進行世代交替”,黨主席的選舉“四大天王莫來角逐”!23日,遊錫堃不得不通過親近人士拋出“已當過黨主席的人不應再參選黨主席”的言論。不過,《聯合報》認為,作為曾經的“台獨教主”,他在民進黨“基本教義派”和“台獨”勢力中仍有一定影響,如不想退出政壇,未來仍有可運作的空間。
看來,民進黨黨內中生代要求接班呼聲高,希望“美麗島律師團世代”全麵退出,讓民進黨能夠全新出發。
不過,民進黨還沒有培養一個有超高領導能力和高知名度的人選,民進黨要在4年後奪回政權不太容易,可能需要8年的時間才能培養一個政治明星和馬英九拚。
民進黨下台了,未來民進黨能否東山再起,端視民進黨未來之路怎麼走了。
蔡英文上台了,她是民進黨淪為在野後首位黨主席,象征著民進黨進入蔡英文時代,也象征著民進黨將邁向另一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