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金改”明修棧道,陳水扁暗渡陳倉
陳水扁2000年上台後,為了強化對金融機構的控製,進行兩次金融改革。第一次是在2002年,主要目的是督促金融機構打消呆帳、壞賬。2004年,陳水扁又以“做大”金融機構為由,強行推動第二次金融改革,提出了“兩年內公股銀行減半為6家、金融控股公司減半為7家、打造三家龍頭金融控股公司、至少一家金融控股公司赴海外上市或引入外資”等四大目標。這個方案公布後,立即引起島內輿論一片嘩然。因為這種限時限量的金改目標,完全違背了市場機製。根據當時官方對外的說法,“二次金改”有個重大的目標就是,台灣的金融銀行和國際間一些大型的金融銀行比較起來,都是屬於比較中小型規模的。因此認為台灣的銀行缺乏國際競爭力,所以他們希望能夠整並台灣的民營銀行和公股銀行,合並成幾間大型的銀行使得這些銀行能夠在國際間具有競爭力。同時要引進外資來注入台灣的銀行,然後促成台灣的公股銀行能夠民營化,提升效率。
在這樣的限時限期的情形之下,造成了這些金控公司,不管是民營的,或者是公股銀行一個巨大的壓力。在當時推出這樣的限期完成金改措施的政策之後,也招致了台灣當時的在野黨,還有學界的強烈質疑。認為這樣的限時計劃的目標,完全缺乏學理的規劃。因為台灣的金融機構,不管規模再大,如果說台灣內部的法規各方麵沒有辦法進行鬆綁的話,其實就缺乏了吸引外資的條件。
陳水扁當年推動“二次金改”,其實有很明顯的政治陰謀和動機。當時的“二次金改”,陳水扁的目的是要興利。相較於第一次金改為了要除弊,也就是要解決銀行資本適足率不夠,或者是呆賬過多的問題。一次金改,大概花掉將近6000億元(新台幣,下同)的成本。但是“二次金改”就出現了一個很特殊的現象,首先它是被政治扭曲。也就是說陳水扁在體製外發動了“二次金改”。當時財政部門“部長”林全在“立法院”接受谘詢的時候,說他完全不了解“二次金改”。而更糟糕的是,負責監管銀行工作的“金管會”,當時的“主委”叫龔照勝,這個人是陳水扁的心腹。他也承認說,他不了解“二次金改”的時間表。
那麼在這個狀況之下,整個台灣的財政部門或者是“金管會”,或者是“經建會”的專業幕僚,照理講,應該要做審慎評估的幕僚作業,可是沒有由下而上,所有的決策都是陳水扁一人主導由上而下強力推動。不僅如此,在這個推動的過程當中,陳水扁並且出言恫嚇所有的這些財經官員,說你們哪一個要是不配合,不給我限期完成的話,那基本上我就要摘掉你的烏紗帽。所以在這種狀況之下,各個財經部會基本上避之唯恐不及,要不然就是做假賬,要不然就是虛與委蛇。在這種情況之下,台灣的“二次金改”已經是先天不良。
“二次金改”明修棧道,陳水扁暗渡陳倉
陳水扁2000年上台後,為了強化對金融機構的控製,進行兩次金融改革。第一次是在2002年,主要目的是督促金融機構打消呆帳、壞賬。2004年,陳水扁又以“做大”金融機構為由,強行推動第二次金融改革,提出了“兩年內公股銀行減半為6家、金融控股公司減半為7家、打造三家龍頭金融控股公司、至少一家金融控股公司赴海外上市或引入外資”等四大目標。這個方案公布後,立即引起島內輿論一片嘩然。因為這種限時限量的金改目標,完全違背了市場機製。根據當時官方對外的說法,“二次金改”有個重大的目標就是,台灣的金融銀行和國際間一些大型的金融銀行比較起來,都是屬於比較中小型規模的。因此認為台灣的銀行缺乏國際競爭力,所以他們希望能夠整並台灣的民營銀行和公股銀行,合並成幾間大型的銀行使得這些銀行能夠在國際間具有競爭力。同時要引進外資來注入台灣的銀行,然後促成台灣的公股銀行能夠民營化,提升效率。
在這樣的限時限期的情形之下,造成了這些金控公司,不管是民營的,或者是公股銀行一個巨大的壓力。在當時推出這樣的限期完成金改措施的政策之後,也招致了台灣當時的在野黨,還有學界的強烈質疑。認為這樣的限時計劃的目標,完全缺乏學理的規劃。因為台灣的金融機構,不管規模再大,如果說台灣內部的法規各方麵沒有辦法進行鬆綁的話,其實就缺乏了吸引外資的條件。
陳水扁當年推動“二次金改”,其實有很明顯的政治陰謀和動機。當時的“二次金改”,陳水扁的目的是要興利。相較於第一次金改為了要除弊,也就是要解決銀行資本適足率不夠,或者是呆賬過多的問題。一次金改,大概花掉將近6000億元(新台幣,下同)的成本。但是“二次金改”就出現了一個很特殊的現象,首先它是被政治扭曲。也就是說陳水扁在體製外發動了“二次金改”。當時財政部門“部長”林全在“立法院”接受谘詢的時候,說他完全不了解“二次金改”。而更糟糕的是,負責監管銀行工作的“金管會”,當時的“主委”叫龔照勝,這個人是陳水扁的心腹。他也承認說,他不了解“二次金改”的時間表。
那麼在這個狀況之下,整個台灣的財政部門或者是“金管會”,或者是“經建會”的專業幕僚,照理講,應該要做審慎評估的幕僚作業,可是沒有由下而上,所有的決策都是陳水扁一人主導由上而下強力推動。不僅如此,在這個推動的過程當中,陳水扁並且出言恫嚇所有的這些財經官員,說你們哪一個要是不配合,不給我限期完成的話,那基本上我就要摘掉你的烏紗帽。所以在這種狀況之下,各個財經部會基本上避之唯恐不及,要不然就是做假賬,要不然就是虛與委蛇。在這種情況之下,台灣的“二次金改”已經是先天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