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案子的複雜性由此可見一斑。也許,隻有在審視這樣一個案子的時候,島內的社會大眾才會真正靜下心來去反思一個早就有人提出卻很少有人願意麵對的沉重話題:台灣究竟得了什麼病?
按照一位分析人士的說法就是:扁家人犯事兒驚醒全台灣。為台灣的“民主政治”沾沾自喜的眾多選民明白了僅僅靠選票和政黨輪換並不能打造出真正意義上的民主製度,無法製止“政治人物黑道化”和“財團政黨化”、“政黨社團化”。島內的“扁迷”們終於發現他們“肚子扁扁”也要出錢出力去支持的人原來是一個不但“肚子飽飽”,而且在國外還有數不清的存款賬戶的江湖騙子,手中高舉的那塊“台獨神主牌”不過是他騙錢的道具。而那些民進黨的支持者總算知道了這個號稱“民主進步”的政黨已經被扁徹底“邪教化”,完全喪失了自省和自救能力,再也不能給他們帶來任何希望了。11%的支持率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從幻覺中被驚醒,對於一些個體而言,是一種痛苦的過程,但對於台灣的未來卻是一件幸事。因為拋掉了狂熱的情緒才可能回歸理性的思考,有了理性的思考才能明辨是非,才能彰顯真正的民意,從而對政黨和政治人物實施有效的監督。
有人提醒,要謹防扁家弊案亂台灣。 陳水扁家族海外洗錢案雪球越滾越大,滿眼所見,不是檢調查到了新事證,就是知情又爆新情資,要不就是扁家人又放出什麼驚人之語了。整件事的懸念之多、情節之複雜、主角的演技之高超,哪一樣也不輸那些好萊塢大片。
當島內幾乎所有的眼球都在隨扁家人而動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注意到了出現在媒體上的一條“不起眼”的消息呢?一位心理醫生透露,因為太關注與陳水扁有關的新聞和政論,不少民眾患上了“阿扁症候群”,主要症狀就是情緒偏執、易怒易躁、信心動搖,甚至對台灣的未來感到絕望。
這可不是個別現象。留意一下近來島內的網絡,你會發現,諸如“台灣墜落後你會做什麼”、“台灣人如何到外麵當勞工”之類的段子隨處可見,甚至還不乏“台灣人最適合做的職業是出去幫人搞選舉”這樣令人心酸更心碎的自我調侃。
這樣的一些情緒讓人很自然就想到了在陳水扁家族海外“洗錢案”被曝光之初,島內分析人士所表達的一種擔憂:案子發展到最後,最可怕的後果並不是扁家的作為對台灣的形象會帶來怎樣的損害這些“外傷”,而是伴隨著一個接一個的驚人戲碼、一幕幕怪力亂神的場景和由此延展開的一幅幅“官場現形圖”,島內的整個社會心理可能出現的種種很難在短時間內治愈的“病變”。
這當然是扁和一些綠營人士最想要的結果,因為讓人們由厭惡扁到厭惡政治,進而對新當局失去信心,讓馬當局動輒得咎,是在他們已成“落水狗”的情況下,唯一有可能操弄成的一條“逃生之路”。所以,他們仍在繼續給島內民眾本已脆弱的神經再多一點衝擊的動作。
陳水扁麵對自己的情治首長對他“藏匿海外洗錢案情資公文”的指控,不僅一推六二五,還若無其事搞起了各說各話的所謂“當庭對質”,硬是將一個“致命的威脅”化解成了一場在外人看來純屬“狗咬狗”的鬧劇,讓坊間再添新看點、新談資。
還是陳水扁,這邊剛在接受檢察官問訊時“腰傷發作無法堅持”,那邊就滿臉堆笑、手嘴並用地在記者會上唱了一個多鍾頭的獨角戲。說“公務機要費”是“最特別的特別費”,不查馬英九、李登輝等人隻辦他是“政治迫害”;說他對太太海外洗錢的事“真的不了解”,那樣子整個就是一個被惡婦“長期欺瞞”的懦弱丈夫,真的無辜極了、可憐極了。更令人叫絕的是,扁不知從哪兒來的“靈感”,居然為吳淑珍海外洗錢又找出了一個“擔心他捐款給同誌選舉出手太闊綽”的理由。麵對如此“精彩”的場景,人們真是想不看都難。
再說民進黨,明明是沒有膽量直麵扁家“洗錢案”,卻非要給自己找一些“手受傷應該耐心醫治,不是把手砍斷”、“閉門思過不是負責的做法”這些個很搞笑的借口。大概他們是怕扁家的事兒“情節”太過單一,吸引不了更多的注意力。
接下來,扁還要做的一件事情是到南部去展開一場“泛綠挺扁之旅”。用意顯而易見:讓那些“肚子扁扁還要挺扁”的深綠群眾全都行動起來,隨他一起起舞,製造出更多的鬧劇,讓台灣社會全麵陷入混亂之中。到那時候,看誰還有心情去盯扁家的係列弊案?有了這些“扁迷”的護佑,他還會在乎個別綠營大佬的所謂“切割宣言”嗎?還用得著擔心民進黨會扔下他另起爐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