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蘭按照約定,早早就催小魯將車子開到了月牙河大橋頭,等候郭書記。
見郭書記還沒有到,雅蘭把小魯喊下車,在橋頭早餐店裏,各自要了一碗豆腐腦,夾了一根油條,慢慢吃了起來。隨後,早餐店裏不斷有人走了進來,大凡月牙河趕早往縣城去辦事的人,都會選擇在這裏吃早點。這是因為不僅橋頭好停車,而且店裏的早點花樣多,分量足,再加上在這裏吃過早點以後,趕過縣城去,機關裏正是上班的時候,也好辦事。
吃罷早點,雅蘭站起身,從包裏掏出一包餐巾紙,給了小魯一片,然後自己抽出一片,慢慢擦著嘴巴,踱出店外,朝通向月牙河鎮的公路上瞭望。隻見路上南來北往的車輛越來越多,人流也越來越大,那些騎著各式摩托,身著工作服的男女,正在往工業園潮水般湧去。那些馱著各種農副產品,趕早集去的鄉下人,也正在往縣城湧去。
“早晨人還蠻多哩!”小魯在背後說。
雅蘭轉過頭:“縣裏規劃一江兩鎮,河西老城區是政治、文化和商業中心,河東是工業區。據說,月牙河鎮也正考慮將鎮政府搬到這裏來。”
“那這個縣城還比較壯觀。”
“跟你們珠江三角洲就比不得啦!”
“珠江三角洲起步早,你們這來勢也不錯。”
“現在,你對集團公司來我們這裏投資有信心啦!”
“我什麼時候說過沒有信心的話,肯定有信心。”小魯說。
……
“哎!郭書記來了。”隨著雅蘭的叫聲,一輛黑色本田停在了她的麵前。
郭書記搖下車窗玻璃,問道:“吃過早餐了嗎?”
“吃過了。”
“吃過了我們就走,直接到縣政府。”說著,郭書記的車往月牙河大橋馳去。雅蘭上了車,要小魯跟著郭書記那輛本田跑。
十分鍾後,雅蘭他們來到了政府大樓前,停下車隨著郭書記,順著那高高的階梯往上爬去。正巧碰上了鄧縣長的秘書小苗,郭書記問道:“鄧縣長在嗎?”
“我出來的時候在,估計現在在辦公室。”
聽了小苗的回話,郭書記帶著雅蘭就直奔鄧縣長辦公室。來到鄧縣長的辦公室,鄧縣長並不在,隻有通訊員正在整理文件。
“鄧縣長呢?”郭書記問。
“噢!剛被辜書記叫去了,他交待過說你們來了就直接到辜書記那裏去。”
郭書記和雅蘭連忙退了出來,朝電梯間走去。此時,正是上班的高峰期,等了十多分鍾電梯也沒趕上趟。
“我們爬上去得了,這電梯難得等哩!”雅蘭說。
郭書記:“行,爬爬樓也是鍛煉身體。現在節能減排,縣裏所有電梯每個周都要停開一天。”
倆人邊說著話邊爬樓梯,不知不覺間就爬上了十二層。
鄧縣長見郭書記和雅蘭氣喘籲籲的樣子,笑著說:“這不怪我,我是專門候著你們的,是辜書記把我召了來,害得你們爬樓。”
“原來安排辦公室的時候,我就跟辦公室的同誌打過招呼了,我說不要把我安排這麼高的樓層,讓大家覺得我是高高在上的感覺。”縣委書記辜有為一席詼諧的話,不僅讓大家爆出了一片笑聲,也讓郭書記和雅蘭頓感輕鬆了許多。
“不過,為了提醒自己不要有高高在上的衙門作風,我可是每天堅持爬一次樓。後來,我提出每周停開一天電梯,也是為了讓在這棟樓裏辦公的人,都來親身體驗一下前來辦事的基層幹部、人民群眾的心情。”辜有為說。
鄧縣長:“你這個提議很好,我們都非常擁護。”
辜有為笑道:“說實話,爬樓的時候是不是真的擁護。”
“爬的時候是有些怨言,過後一想,倒覺得蠻有意義。”鄧縣長說。
辜有為:“閑話少敘,我們說正事。雅蘭你說說有什麼想法。”
雅蘭便把金銀灘紡織廠的進展情況,以及他們想通過定單種植棉花來掌握資源,從而保障工廠正常運行的想法,作了簡要的彙報。
辜有為聽後,對鄧縣長和郭書記說道:“看看,這不正應了我說的那句話,招商引資,落戶一個企業,帶動一個產業。他們這個想法很好,搞定單農業,農民種得放心,企業也解除了後顧之憂。”
“是啊!其實,棉花種植是我們荊南農村的支柱產業,過去高峰期曾經收購過七十多萬擔,產值近十個億。這些年卻慢慢萎縮了。”鄧縣長感慨道。
郭書記:“荊南棉以其色澤亮白、品質優良,清道光年間就被列為‘貢品’,後來,一直享譽海內外。”
“我們應該很好地利用這次金銀灘跟寰宇集團合作的機會,充分挖掘荊南棉的資源潛力,做好發展的文章。這方麵,你們月牙河有什麼打算?”辜有為問道。
郭書記回答:“借風揚帆,打好棉花牌,重振荊南棉的雄風。”
鄧縣長:“荊南棉的主產區是你們,這件事你們要挑重擔。”
“他們挑重擔,湖區片的鄉鎮都要參與進去,你當總指揮。”辜有為說。
當即,縣裏幾個主要負責人決定:成立荊南縣優質棉生產領導小組,由分管農業的鄧副縣長任組長,月牙河鎮、南河鄉、平湖鎮、寶豐鎮為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並立即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安排布置定單種植的有關事宜。
“還有什麼問題沒有?”辜有為問雅蘭。
“還有兩個問題。”
“兩個什麼問題?”
“第一,關於定單種植的定金問題,寰宇集團昨天打了兩千萬元到紡織廠的賬戶,可是,這還不夠,還得請縣農村信用社再支持一點才行。”
辜有為:“你們算過賬沒有?到底需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