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不承認暴力革命是普遍的客觀規律,曆來是馬克思主義和假馬克思主義的分水嶺。否認暴力革命,是一切假馬克思主義背叛馬列主義的一個重要標誌。伯恩施坦、考茨基極力鼓吹通過“議會道路”“和平長入社會主義”,反對革命戰爭,反對暴力革命,反對無產階級專政。這就充分暴露了他們背叛馬列主義,背叛無產階級革命的麵目。而抹煞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矛盾鬥爭的對抗性,則是他們這種反動謬論的重要哲學基礎。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曆史和各國人民的革命鬥爭實踐充分證明,在資產階級掌握國家政權的條件下,無產階級要通過“議會道路”“和平過渡”到社會主義,在理論上是荒謬的,在實踐上是完全不可能的。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中國革命的經驗,其他國家人民革命的經驗, 都證明了“槍杆子裏麵出政權”這一顛撲不破的偉大真理。與此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法國和意大利共產黨的領導人,由於奉行“議會道路”,結果葬送了無產階級的革命事業。
毛澤東關於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的原理,對於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具有偉大的指導意義。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存在著兩類社會矛盾,這就是敵我之間的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這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類矛盾。毛澤東指出:“敵我之間和人民內部這兩類矛盾的性質不同,解決的方法也不同。簡單地說起來,前者是分清敵我的問題,後者是分清是非的問題。”處理敵我矛盾,用專政的方法;處理人民內部的矛盾,隻能用民主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即“團結——批評——團結”的方法。這兩類矛盾往往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這就增加了我們識別的困難。曆來的機會主義分子總是故意混淆兩類矛盾的界限,擾亂階級陣線,破壞革命事業,這就更加說明正確區別和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的極端重要性。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於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給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使我國經濟麵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解決了長期以來沒有得到解決的許多社會矛盾,其中包括許多人民內部矛盾。但是,在這同時,也使原來的一些人民內部矛盾更加突出地顯現出來了,並產生了許多新的人民內部矛盾。所以,必須堅持和發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學說,正確認識和處理現階段的人民內部矛盾。
由於改革開放以及由此而產生的人際關係的新變化,使現階段我國人民內部矛盾產生了新的特點和表現形式。
從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後所暴露出的人民內部矛盾來看,大體上有這幾種情況:有的矛盾本來就是存在的,不過實行改革開放以後,矛盾更突出了。例如,權力過分集中,官僚主義的問題,以權謀私的不正之風的問題,封建主義殘餘影響問題,等等。這些問題早就存在著,但現在比過去任何一個時候都顯得更為突出,更為人們所注意。有的是在改革中,是在解決原有矛盾的過程中產生的新的矛盾。例如,為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打破平均主義的大鍋飯,堅持按勞分配,在人們的工資收入中拉開了一定的距離,有些人不適應,產生了矛盾。又如,為了反對過去“皆大貧窮”的社會主義,黨中央提出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通過勞動先富裕起來,這對發展生產力確實起了積極作用;但也產生了先富後富、大富與小富、勞動致富與主要不是勞動致富之間的矛盾。這類在改革中,在解決原來矛盾過程中產生出來的新矛盾是很自然的,它說明了改革已經取得了成果,是好事而不是壞事。按照唯物辯證法的觀點,所謂解決矛盾,就是舊的矛盾統一體讓位於新的矛盾統一體,新的統一體又開始了新的矛盾運動。因此,對由於改革的深入發展,由改革本身必然要產生新矛盾,看成是很自然的,不應大驚小怪。還有一些矛盾,是由於我們工作中沒有經驗,或在工作中犯了錯誤所造成的,例如在價格體係改革中所產生的矛盾,不切實際提倡高消費所產生的“消費饑餓症”,以及長時間內基本建設規模超出了財力物力的許可等問題。
承認不承認暴力革命是普遍的客觀規律,曆來是馬克思主義和假馬克思主義的分水嶺。否認暴力革命,是一切假馬克思主義背叛馬列主義的一個重要標誌。伯恩施坦、考茨基極力鼓吹通過“議會道路”“和平長入社會主義”,反對革命戰爭,反對暴力革命,反對無產階級專政。這就充分暴露了他們背叛馬列主義,背叛無產階級革命的麵目。而抹煞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矛盾鬥爭的對抗性,則是他們這種反動謬論的重要哲學基礎。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曆史和各國人民的革命鬥爭實踐充分證明,在資產階級掌握國家政權的條件下,無產階級要通過“議會道路”“和平過渡”到社會主義,在理論上是荒謬的,在實踐上是完全不可能的。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中國革命的經驗,其他國家人民革命的經驗, 都證明了“槍杆子裏麵出政權”這一顛撲不破的偉大真理。與此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法國和意大利共產黨的領導人,由於奉行“議會道路”,結果葬送了無產階級的革命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