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顯然沒有想那麼多。因為那個時候,曹操隻有一隅之地,談何爭奪天下呢?
所以,荀彧所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曹操說他與張良一樣聰明,如此而已!
兩人的理解,差別隻是在於程度而已,可事實上也正是因為這程度的差異,引發了最後的悲劇。
起初,以至於之後的許久歲月,荀彧都是曹操的主心骨。他難得隨軍出征,基本上就是在後方“居中持重”,這是個什麼意思呢?其實也很簡單,他便是曹操勢力的重心所在,隻要他屹立一日,曹操便不會倒。
於是,但凡曹操出征,軍國大小之事,便統統交與荀彧處置,甚至無須曹操同意。而出征的曹操,還貪心不足地問荀彧:
“留守有卿,我很是安心。但出征之際,誰又能代卿為我謀者?”
這簡直就是要荀彧做孫悟空,拔根毫毛出來念一聲變,便變化出許多荀彧來幫曹操做這做那了。事實上荀彧雖然不是孫悟空,也沒有猴毛可變,卻依舊有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那便是舉薦人才,最初是戲誌才,戲誌才死後又是郭嘉。而他自己的侄子荀攸以及大書法家鍾繇,也是極好的人才,此外還有陳群、杜畿、司馬懿等等。
可以這麼說,大半個曹氏陣營的文職人員,都出自他的推薦。
荀彧對曹操的作用,其實遠甚於諸葛亮對劉備、張昭對孫權。曹操的許多戰功,其實都與荀彧以及荀彧所推薦的那些人,密切相關。
甚至後來,在官渡之戰前夕以及官渡之戰的最關鍵時刻,曹操還需要荀彧幾度為他打氣,這才渡過了極要緊的難關。
事實上,荀彧唯一沒有發聲的,便是在取得荊州之後的赤壁之戰。快速進軍襲取荊州,這是他為曹操進獻的最後一策,也是最漂亮的一策。然而,隨後曹操便如脫了韁繩的瘋馬一般,在長江邊可勁兒地招搖,結果是一把火,被燒得鼻青臉腫地歸來。
到這個時候,曹操最佩服也最器重的人,實際上便是荀彧,他基本上就是曹操的脊梁骨,更精確地說,他其實是拴住狗兒的係繩,或者幹脆說就是提繩子的主人。沒有他,曹操實際是一天都不行,而一旦係繩鬆脫,這狗兒便似沒主的瘋犬一般,可勁兒地亂跑!
建安八年,曹操特地上一封表,請求漢獻帝封荀彧做萬歲亭侯。荀彧此時正是尚書令,一把壓下。曹操便寫信與他說:
“立功,難道一定就要靠上戰場廝殺嗎?與你共事這麼些年,若沒有你的糾正錯誤、幫忙打理政事、推薦人才、周密謀劃,能做成這麼些事嗎?”
話,就是這麼些話。理,也就是這個理。
於是,荀彧接受了萬歲亭侯的封爵。其實,這封賞真不算太高,要知道,半途出家的關雲長,隻是在河北戰場上斬殺了顏良,便獲得了漢壽亭侯的封賞。難道說關二的功勞能比荀彧還大嗎?這簡直就是自行車與奔馳奧迪的差距。
荀彧顯然沒有想那麼多。因為那個時候,曹操隻有一隅之地,談何爭奪天下呢?
所以,荀彧所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曹操說他與張良一樣聰明,如此而已!
兩人的理解,差別隻是在於程度而已,可事實上也正是因為這程度的差異,引發了最後的悲劇。
起初,以至於之後的許久歲月,荀彧都是曹操的主心骨。他難得隨軍出征,基本上就是在後方“居中持重”,這是個什麼意思呢?其實也很簡單,他便是曹操勢力的重心所在,隻要他屹立一日,曹操便不會倒。
於是,但凡曹操出征,軍國大小之事,便統統交與荀彧處置,甚至無須曹操同意。而出征的曹操,還貪心不足地問荀彧:
“留守有卿,我很是安心。但出征之際,誰又能代卿為我謀者?”
這簡直就是要荀彧做孫悟空,拔根毫毛出來念一聲變,便變化出許多荀彧來幫曹操做這做那了。事實上荀彧雖然不是孫悟空,也沒有猴毛可變,卻依舊有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那便是舉薦人才,最初是戲誌才,戲誌才死後又是郭嘉。而他自己的侄子荀攸以及大書法家鍾繇,也是極好的人才,此外還有陳群、杜畿、司馬懿等等。
可以這麼說,大半個曹氏陣營的文職人員,都出自他的推薦。
荀彧對曹操的作用,其實遠甚於諸葛亮對劉備、張昭對孫權。曹操的許多戰功,其實都與荀彧以及荀彧所推薦的那些人,密切相關。
甚至後來,在官渡之戰前夕以及官渡之戰的最關鍵時刻,曹操還需要荀彧幾度為他打氣,這才渡過了極要緊的難關。
事實上,荀彧唯一沒有發聲的,便是在取得荊州之後的赤壁之戰。快速進軍襲取荊州,這是他為曹操進獻的最後一策,也是最漂亮的一策。然而,隨後曹操便如脫了韁繩的瘋馬一般,在長江邊可勁兒地招搖,結果是一把火,被燒得鼻青臉腫地歸來。
到這個時候,曹操最佩服也最器重的人,實際上便是荀彧,他基本上就是曹操的脊梁骨,更精確地說,他其實是拴住狗兒的係繩,或者幹脆說就是提繩子的主人。沒有他,曹操實際是一天都不行,而一旦係繩鬆脫,這狗兒便似沒主的瘋犬一般,可勁兒地亂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