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身,據說他又想害曹植。
“七步詩”之事,就出自南朝時代的《世說新語》,雖然這多少有點潤色的成分,但畢竟距離時代不遠,頗有可信的價值。
而此事的緣由,就因為曹植素來以擅長詩文出名,而這做哥哥的曹丕,也對文學頗有心得,所以若能在詩文上壓過曹植一頭,便是曹丕的幸事。
於是,曹丕就下令,曹植你要在七步之內,寫詩一首,若是完不成這任務呢,那就休怪哥哥我無情!
老實說,這種狠招數,也真隻有曹丕能想得出來,他爹曹操絕無這等主意,更何況這還是為了對付自家兄弟呢。
可曹植還真做到了,七步未完,他已然吟成六句,是為: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鍋裏煮著豆子,那自然是要做豆羹。而做豆羹,無非就是把豆渣過濾,留下豆汁來做羹。而豆莖呢,就會放在鍋子底下做燃料。於是這豆子便在鍋子裏哭泣了,說豆莖啊我們本來就是同條根上生出來的(就好比是一母所生的兄弟),又何苦要這樣急於煎熬我呢?
老實說,這首詩真是絕妙至極了,說的就是咱兄弟相殘這件事,可是字麵上卻又完全沒有痕跡,完全達到了曹丕此前的要求。
不過,詩雖然做得極妙,曹丕願不願意赦免弟弟,卻依舊在他那邊。你完全可以大吼一聲,什麼狗屁不通的玩意兒居然也能叫詩,給我拉出去斬了,曹植也毫無反抗之力,斬便斬了。
可事實是曹丕猶豫了好一會兒,他是懂詩的人,知道弟弟說的是什麼意思。老實說,每個人、哪怕是再惡的人,都會有一點善心存留,隻不過惡念若是一盛,也很容易將這點善心抹除。
此刻,就在曹丕心中的惡念與善心相持不下之際,據說他老媽卞氏出現了,抱住曹植為弟弟向哥哥求情,一時之間母子皆落淚啜泣,而曹丕縱然是大魏國君,也難以違背自己的母親,到這個時候,唯有下個台階,宣稱已然寬恕弟弟的過錯,從此將“友好如初”。
自然,這個故事頗有些戲劇化,貌似並不完全真實。
但更有一個奇妙的故事,不但是戲劇化,更顯示出瓊瑤劇的特色來,那就是幾個男人同時喜歡一個女人,在這份名單中,不但有曹植、曹丕,居然還有曹彰、曹操,據說他們都被甄氏的美貌所打動。到陳舜臣的《秘本三國誌》裏,便幹脆演繹出曹植與甄氏的叔嫂偷情情節來。
曆史成為《三國演義》,多少是作者為迎合讀者而需要的演繹。那時節的中國人,最愛聽的就是某某公子與某某小姐私訂終身這種情節。而偌大一本《三國誌》,講了許多拚殺血戰的故事,卻絲毫沒有一點羅曼蒂克的情節來做緩衝,是不是有點單調乏味呢?於是動足腦筋的說書人,便捏合出一個呂布與貂蟬的故事,似乎還不夠,於是又將那孫權的妹子放大為一個叫作孫尚香的女子,她美麗又潑辣、愛慕英雄又多少有些幻想情結,得不到劉備的心卻又寧願為他而死——自然《三國演義》中的殉夫一節完全是虛構,於史無據!第三個女子,便是這甄氏。
一轉身,據說他又想害曹植。
“七步詩”之事,就出自南朝時代的《世說新語》,雖然這多少有點潤色的成分,但畢竟距離時代不遠,頗有可信的價值。
而此事的緣由,就因為曹植素來以擅長詩文出名,而這做哥哥的曹丕,也對文學頗有心得,所以若能在詩文上壓過曹植一頭,便是曹丕的幸事。
於是,曹丕就下令,曹植你要在七步之內,寫詩一首,若是完不成這任務呢,那就休怪哥哥我無情!
老實說,這種狠招數,也真隻有曹丕能想得出來,他爹曹操絕無這等主意,更何況這還是為了對付自家兄弟呢。
可曹植還真做到了,七步未完,他已然吟成六句,是為: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鍋裏煮著豆子,那自然是要做豆羹。而做豆羹,無非就是把豆渣過濾,留下豆汁來做羹。而豆莖呢,就會放在鍋子底下做燃料。於是這豆子便在鍋子裏哭泣了,說豆莖啊我們本來就是同條根上生出來的(就好比是一母所生的兄弟),又何苦要這樣急於煎熬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