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司馬師居然全無瓜葛,就好像從來不曾與何晏、夏侯玄交往一般。這顯然是司馬懿的提前幹預,將司馬師與那兩人分離,這才避免了這一場麻煩。
實際上何晏、夏侯玄、李勝、鄧颺這些人也都沒受太大的懲處,或許是考慮到背後牽連麵太廣,而實際上他們也隻是喜歡聊聊天而已,所以最終也沒有太大的懲處力度。隻不過暫時不任用他們做官而已。
不過,這件事的發生,實際上卻產生了一個很重要乃至影響中國兩千年的後果,那就是既然評論、推薦不可行,那麼就來個考試選拔如何?於是就在曹叡時代,出現了所謂《考課法》,據說以考試來檢驗人才是否合用,便成了一個全新的用人模式。
但是令曹叡倍感傷心的是,他的反對事實證明全然無用,在他死後,被稱為“浮華”的那些年輕人便迅速卷土重來,甚至控製了曹魏政府,而那便是所謂“曹爽時代”。
夏侯玄,便是這個時代最光輝的人物。甚至在司馬師當政的歲月之中,他被捕入獄,已然是必死無疑之際,負責審訊的鍾毓、鍾會這兄弟還對他敬佩不已。鍾毓幫他草擬供詞,流著眼淚給他看,而鍾會呢,也急著找機會說是要和夏侯玄交朋友,結果被一口拒絕。
“省省吧!我都要上路了……”
而司馬師,幾乎就跟他們一樣,成為一個清談風雅之士,熱衷於聊天吹牛侃大山,可他有個老爹叫作司馬懿。
司馬懿對司馬師說了什麼,至今已然不得而知,但顯然此後便大有改變。司馬師變得“沉毅多大略”,也就是說內斂了許多。最關鍵的,則是在曹叡動手之前,他便淡然退出了這個圈子(事實上,最初的“四聰、八達”十六人名單中,一定有司馬師的存在)。
也就在這前後,司馬師甚至毒死了自己的妻子夏侯徽,她,是司馬師五個女兒的母親,也是夏侯玄的妹妹。
夏侯徽死的時候,年僅二十四歲。據說與司馬師曾經感情極好,之後晉朝建立數年後,還特別追封她做景懷皇後。而《晉書》上,居然說這個時候司馬師已經有了不臣之心,害怕被自己老婆出賣,所以下毒酒將她毒死。
老實說,這個記載實在有些不大可信。又或者,是司馬師真的太狠毒,超出了我等常人的預料範圍。
而司馬師的老練,確實有些不太尋常。當司馬懿發動政變的前夜,據說老爹曾讓部下去看看兩個兒子是否已然入睡,結果部下的報告是:老大睡得很安樂,而老二心事重重,到現在還在翻來覆去。
於是到公元252年,司馬師便正式接班,做了曹魏的掌舵人。
這一年也是東吳那位長壽皇帝孫權去世的年份,聰明卻可惜年幼的孫亮即位。大概是看到諸葛亮為蜀漢如何盡忠,孫權便對諸葛恪很放心,可事實上這位小聰明有餘、大智慧卻不足的諸葛恪,終究還是無法搞定複雜不過的政治。
而在司馬師這邊,隨後便有皇帝曹芳與李豐、張緝等人試圖從司馬師手中奪回權力的事變,結果也不成事,參與的所有臣子都被殺,皇帝也被廢除。
那麼,誰來做新皇帝最為合適呢?司馬師看中的是那位神童曹衝的同母弟弟曹據,按理說他這時年齡也足夠,才能據說也很是不賴,若真能做皇帝,說不定就能使曹魏重新振作起來——由此也似乎可以證明司馬師到此時也沒有篡奪的意思。
可問題是太後不肯,他說這是在斷曹丕、曹叡這一脈的後,在朝堂上哇啦哇啦吵了半天,司馬師便退讓了,事實上這才是曹魏真正失去複興的可能。迎來做皇帝的人是曹髦——曹丕的孫子,由此來看曹丕這一脈是能保住了,可曹氏奪回政權的可能也就渺茫了。
事實是曹髦上台沒多久,江淮的毌丘儉、文欽便發動了一場新的政變。
毌丘儉是曾在東宮做事、受過曹叡恩德的人。而文欽呢?早在曹操時代,就因為魏諷事件的牽連差點送命,是曹操發出特別命令赦免了他。所以這兩個人,都真正地忠於曹魏。到這個時候,他們便連接東吳,一起與司馬師對抗。
司馬師這便親自帶兵去征討,其實毌丘儉倒還好對付,關鍵在於文欽有個十八歲的兒子叫文鴦,這小夥子簡直就是一個小項羽,勇猛得難以置信,帶著十幾名騎兵衝入司馬師的陣地,所向披靡之後,這才緩緩撤離。
而據說就在文鴦衝入戰陣的時刻,司馬師的眼珠子居然就出了問題。原來是因為長了瘤的緣故,剛讓大夫做了切除手術不久,而今一受驚嚇,居然眼珠迸躍而出。這自然是痛死人的事情,可司馬師不敢喊,因為怕一喊就會令軍心大亂,說不定數十萬大軍,真就被文鴦這麼一衝給衝垮了,那可真是笑話了。
於是,司馬師就忍著劇痛,甚至把頭蒙在被子裏。依舊是劇痛,便用牙齒咬被子。最終疼得把被子都給咬破了,外頭居然都無人知曉老大如此自虐。結果文鴦的衝鋒結束了,司馬師的命數也差不多了。辛亥日這一天,他便死於回程之中的許昌,年紀居然還不到五十歲。
老實說,即便到這個時候,曹魏還有一線生機,那就是曹髦采取的對策,說南邊的局勢尚未穩定,司馬昭你就先鎮守許昌,讓尚書傅嘏帶著軍隊回來就得了。
這個時候,司馬昭倘若聽從皇帝的命令,那麼曹魏還真的就挽回了一線生機。可司馬昭能聽嗎?據說傅嘏和鍾會就拚命勸司馬昭,說你千萬不能聽皇帝的,一聽那可就完了。而司馬昭也確實搞得清楚狀況,他明白皇帝心裏想的是什麼,我還偏偏就不讓你如意。
但揚州依舊沒搞定,過不了幾年,又發生了諸葛誕的兵變。諸葛誕心想,我們諸葛家分事三個政權,諸葛亮在蜀漢是忠臣,諸葛瑾在東吳也是忠臣,怎麼著我諸葛誕在曹魏就不能做忠臣嗎?我拚了命也要守護著大魏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