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七五章 柴可夫斯基(1 / 2)

既然與這陰靈是同一時代的人,寫信人現如今也應該早就去世。

那麼他糾纏孫家的母女的原因也就顯而易見了,肯定是從她們身上嗅出了故人的氣息!

孫大嬸是俄羅斯人,說不定她的先祖就是那個寄信人,事情肯定是這樣的!

孫大嬸雖然滿麵病容,可無論言談還是舉止,都在無形中透出一種既高貴而又典雅的氣質,想來自小就受過極為正統的家庭教育,由此可見,她的家庭乃至傳承肯定不簡單。

隻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最終嫁給了孫長順這個普普通通的貨車司機。

對了,飯前她還曾很正式的再次向我介紹過自己。

她說的全名叫什麼來著?好像是莎娜古麗椰,什麼什麼梅克。

外國人習慣把家族姓氏放在最後邊,也就是說梅克應該就是她的姓氏。

寄居在這塊木板中的陰靈所有的記憶又全都和音樂有關。

梅克,音樂,俄羅斯……

把這幾條線索串聯在一起,猛地讓我一下想起了什麼!

我馬上用手機點開百度,查找關鍵詞:“梅克,音樂。”

網頁刷新之後,我就馬上找到了答案!滿篇滿頁都是梅克夫人和柴可夫斯基。

就連他們之間的通信也被編成了書籍流傳於世。

他們之間羅曼蒂克一般的愛情史更是可歌可泣,甚為動人,直至如今,仍被讚頌傳揚!

眾所周知,柴可夫斯基是十九世紀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被稱為世界第一旋律大師,在他手上誕生了諸如《天鵝湖》《睡美人》等無數首流傳全世的經典名曲。

他自小就非常愛好音樂,甚至達到了癡迷忘我的程度,為此還毅然辭去了司法部的職務,投身到了音樂之中!

雖然柴可夫斯基是絕世罕見的音樂天才,可在當時卻不被認可,以至於窮困潦倒,甚至連生活都無以為續。

正當他萬念俱灰,甚至準備砸掉鋼琴投河自盡的時候,突然有一天收到了一封遠從千裏之外發來的信件,或者是是一封情意綿綿的書信。

寫這封信的就是梅克夫人。

信中表達出她非常喜歡柴可夫斯基創作的音樂,是柴可夫斯基最忠實的粉絲,柴可夫斯基簡直就是她的整個世界。

梅克夫人鼓勵著柴可夫斯基繼續創作下去,並且承諾每月都會按時提供一筆可觀的生活費。

看到信件的柴可夫斯基欣喜若狂,他的努力,他的付出終於沒有白費,他苦心的創作終於迎來了第一個粉絲!

於是,柴可夫斯基又重新振作了起來,在資助下潛心創作。

他和梅克夫人的通訊越來越頻繁,兩人數年間一共寫了1200多封信。梅克夫人甚至承諾,隻要柴可夫斯基成為大音樂家,就滿足他的願望,和他見一麵!

這仿佛也激發了柴可夫斯基的靈感,F小調第四交響曲、悲愴交響曲更是專門為梅克夫人所創作的。

他的作品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經典,幾乎每首曲子都會在樂壇上掀起一波浪潮,柴可夫斯基終於成功了!

既然與這陰靈是同一時代的人,寫信人現如今也應該早就去世。

那麼他糾纏孫家的母女的原因也就顯而易見了,肯定是從她們身上嗅出了故人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