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曾國藩《冰鑒》為什麼有傳世魅力?(1 / 1)

有弱態,有狂態,有疏懶態,有周旋態。飛鳥依人,情致婉轉,此弱態也。不衫不履,旁若無人,此狂態也。坐止自如,問答隨意,此疏懶態也。飾其中機,不苟言笑,察言觀色,趨吉避凶,則周旋態也。皆根其情,不由矯枉。弱而不媚,狂而不嘩,疏懶而真誠,周旋而健舉,皆能成器;反之,敗類也。大概亦得二三矣。

《冰鑒》是曾國藩的名作,這部《冰鑒》是什麼學問呢?

作為“中興名臣”,曾國藩的一生功業,以辦團練始,以剿滅太平天國運動而達至巔峰。身居朝廷命官,麵對清王朝的腐敗、沒落,他提出了“行政之要,首在得人”。他曾發現、培養、提攜了一大批無名之輩,如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胡林冀等,這些人在清末政局中叱吒風雲半個世紀之久。《冰鑒》就是他一生為人處世、閱人無數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概括,是他體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訣。

我們可以先看看曾國藩獨到的、令人歎為觀止的觀人之道,他十分擅長通過人的身體語言來判斷對方的品質、性格、情緒、經曆,做到這一步已經不簡單了,而更厲害的是,他竟能對其前途做出準確的預言。

一天,李鴻章帶了三個人去拜見曾國藩,請曾國藩給他們分派職務。恰巧曾國藩散步去了,李鴻章示意讓那三個人在廳外等候,自己走到裏麵。不久,曾國藩散步回來,李鴻章請曾國藩考察那三個人。曾國藩搖手笑言:“不必了,麵向廳門,站在左邊的那位是個忠厚人,辦事小心謹慎,讓人放心,可派他做後勤供應一類的工作;中間那位是個陰奉陽違,兩麵三刀的人,不值得信任,隻宜分派一些無足輕重的工作,擔不得大任;右邊那位是個將才,可獨當一麵,將大有作為,應予重用。”李鴻章很是驚奇,問:“還沒用他們,大人您如何看出來的呢?”曾國藩笑著說:“剛才散步回來,在廳外見到了這幾個人。走過他們身邊時,左邊那個態度溫順,目光低垂,拘謹有餘,小心翼翼,可見是一小心謹慎之人,因此適合做後勤供應一類隻需踏實肯幹,無需多少開創精神和機敏的事情。中間那位,表麵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過之後,就左顧右盼,神色不端,可見是個陽奉陰違,機巧狡詐之輩,斷斷不可重用。右邊那位,始終挺拔而立,氣宇軒昂,目光凜然,不卑不亢,是一位大將之才,將來成就不在你我之下。” 曾國藩所指的那位“大將之才”,便是日後立下赫赫戰功並官至台灣巡撫的淮軍勇將劉銘傳。

從《冰鑒》的書名看,冰出於水而寒於水,水可以鑒事物之清濁,鑒人亦可如水之透徹。《冰鑒》分七章,神骨、剛柔、容貌、情態、須眉、聲音、氣色,直至今天,這仍不失為一部社交寶典。在操作原則上,他既不忽視人物外貌形體的神、骨、氣、色、音、聲,同時更注意對道德、學識、氣質、業績等方麵的考察。

比如,從一個人的情態看,如小鳥依依、嬌柔的是弱態;衣著不整,不修邊幅,恃才傲物的是狂態;不分場合地、無所謂的就是懶態;把心機深深地掩藏起來,處處察顏觀色就是周旋態。這些情態,都來自於內心的真情實性,不由人任意虛飾造作。委婉柔弱而不曲意諂媚,狂放不羈而不喧嘩取鬧,怠慢懶散卻坦誠純真,交際圓潤卻強幹豪雄,日後都能成為有用之材;反之,即委婉柔弱又曲意諂媚,狂放不羈而又喧嘩取鬧,怠慢懶散卻不坦誠純真,交際圓滑卻不是強幹豪雄,日後都會淪為無用的廢物。情態變化不定,難於準確把握,不過隻要看到其大致情形,日後誰會成為有用之材,誰會淪為無用的廢物,也能看出個二三成。

又如,曾國藩認為,聲音如天地之間的陰陽五行之氣一樣,也有清濁之分,清者輕而上揚,濁者重而下墜。聽人的聲音,要去辨識其獨具一格之處。人的聲音,跟天地之間的陰陽五行之氣一樣,也有清濁之分,清者輕而上揚,濁者重而下墜。辨識聲相優劣高下的方法很多,但是一定要著重從人情的喜怒哀樂中去細加鑒別。如果說話的時候,一開口就情動於中,而聲中飽含著情,到話說完了尚自餘音嫋嫋,不絕於耳,則不僅可以說是溫文爾雅的人,而且可以稱得上是社會名流。如果說話的時候,即使口闊嘴大,卻聲未發而氣先出,即使口齒伶俐,卻又不輕佻。這不僅表明其人自身內在素養深厚,而且預示其人還會獲得盛名隆譽。隻要聽到這個聲音就能想到這個人,這樣就會聞其聲而知其人,所以不一定見到其廬山真麵目,才能判斷他究竟是英才還是雄才。

從國家看,曆史上的任何一次的改朝換代,無不因用奸邪而誤國;每一次推動曆史進步的變革,無不因英雄的出現而力挽狂瀾。從個人看,生活中交往的朋友、工作上來往的上司、同事、下屬,隻有準確地了解他們的心理,洞悉其性格,才能有根據地識人、用人、辨人,才能夠建立起良好的人際網絡,遊刃有餘。國家因賢才而壯大,企業因賢才而發展,個人因賢才而成就。人在江湖,欲成事業,個人拚搏誠然重要,然必有人相助,否則怎能成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