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結識到熟識:不止是一步(1 / 1)

我們在社交場合穿的整整齊齊是為了什麼?我們又為什麼對演講人的磁性的聲音有著共同的欽佩之感?最終的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我們在這件事上達成了共識,有了共鳴。在共同話題的催促下,素不相識的我們很快就會由結識變成熟識。

人類之所以區別於動物,是因為人們之間表現了更多的情感,並且以語言、表情、動作等形式表達出來。利用情感來達到使別人和自己產生共鳴之處的效果,便是感染。日常生活中所謂的感染就是別人的行為或者言語抑或其它的東西得到了你的認可。曆史上最偉大的演說家往往就是利用自身的感情來渲染當時當地的氣氛,使得聽眾與演說者產生共鳴,來達到演說的目的。

有一則故事恰巧說明了這一點,它很有名,也很老,但是對我們要說的話題絕對有啟發。

林肯是美國曆史上著名的總統,而其任職前是一位著名的律師。林肯的律師生涯中包含了許多傳奇性的色彩:他的辯護滔滔不絕但是不失確鑿證據,演說快節奏但是又有著很強的邏輯性,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很會抓住聽眾的心,用陪審團的聲音來為自己的辯護增加分量。所以在他工作的區域很有名望,由於他的平易近人,人們有很喜歡讓他來為自己辯護。

有一次,林肯在其辦公室接待了一位老婦人,對其哭訴和陳述怒不可遏、大發雷霆,當場表示會幫助這位老人處理好這件事。原來事情是這樣的:這位老人是美國獨立戰爭時一位烈士的遺孤,每月就靠著那麼一點烈士撫恤金來維持其風燭殘年的病體和生活開支。而就在她最近去取撫恤金時出了一件事,那位出納員竟然要求她支付一筆手續費後才能領到錢。這是典型的敲詐勒索,而老人對此無能為力,於是便找到了林肯幫其打這場官司。

這場官司不好打是因為那位出納員是口頭進行勒索的,而老人沒有任何憑據。但是林肯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

法庭開庭後。老人對法官申訴之後,被告就是那位出納員果然矢口否認。因為老人沒有證據,形勢對其十分不利。

林肯就在這時緩緩地站了起來,陪審團上百雙眼睛立即盯上了他。大家都想看他有無辦法扭轉老太太的不利形勢。林肯的方法很是特別,沒有直接進入正題。他首先敘說了獨立戰爭前美國人民所受的深重苦難,然後愛國的那些仁人誌士是如何為了人民的幸福揭竿而起,他們是怎樣在冰天雪地中堅持戰鬥、人懂挨餓,直至流盡最後一滴血。他講到這裏時情緒十分激動,言辭也變得犀利起來。而他的矛頭也指向了被告----那位出納員。

林肯這樣說道:“現在事實已成陳跡。1776年的英雄,早已長眠地下,可是他們那老而可憐的遺孤,還在我們麵前,要求代她申訴。不消說,這位老婦人從前也是位美麗的少女,曾經有過幸福愉快的家庭生活,不過她已犧牲了一切,變得貧窮無依,不得不向享受著革命先烈爭取來的自由的我們請求援助和保護。請問,我們能熟視無睹嗎?”

林肯的話是如此的真摯、如此的具有渲染力,以至於那位出納員自己都地下了頭,但事情卻沒有到此為止,下麵的聽眾們聽了林肯的話,都被感動的眼圈泛紅、痛哭流涕、捶胸頓足、群情激憤。

法官看到這種情況,也做出決定:任何勒索烈士撫恤金的行為會受到嚴重的懲罰!於是,這位老人如願以償的得到了她應該拿到的錢。

在這個故事裏,林肯與陪審團的成員,也就是下麵的聽眾是互不相識的,但是就是他的演說使得大家認可了他,而林肯也正是利用了大家的共鳴幫助老人解決了困難。林肯抓住的是大家的心理,因為陪審團的成員們坐享其成的也是獨立戰爭中那些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成果,沒有那些前輩,他們也不可能過著幸福的生活。大家維護獨立戰爭中的英雄,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認可了其後代獲取補償的權利,結果也就可以預料了。

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我們也應該記住適時抓住對方或者大眾的情感為我們的觀點服務。當然,我們的目的在前提上是正當的、不以損害他人的利益為目的的。情感的發揮也隻有在一定場景中才能發揮它的固有“威力”。所以,什麼地方說什麼話、對什麼人說什麼樣的話也是我們利用情感的一條重要法則。

我們也應當記住:第一次和別人交談是結識而不是熟知,熟知使我們交談的一個重要結果,從相知到熟知並非輕易就能達到的,是需要一套特別的技藝的,而用自己的情感來使對方對我們所陳述的內容產生共鳴是最為明智的辦法!

請大家記住這則故事,記住林肯的講話內容和場景,他的講話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重要的東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