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平時你遇到很尷尬的事情時你會怎麼辦?你有辦法讓自己從尷尬的氣氛中走出來嗎?也許自嘲就是很好的解決辦法。自嘲就是“自我攻擊”,用嘲諷的語氣提及自我,表現了個人的謙遜和幽默。其目的是用詼諧的語言巧妙地自我“嘲諷”,以使聽者備感新奇,無形中縮短了你與他之間的距離。
幽默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使人歡笑,也能使人尷尬;既能贏取別人的好感,也會攻擊他人。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候確實是把握不好說幽默話語的情境以及對方的感受,比如說對方可能會有什麼忌諱等等,那麼我們可以拿自己開玩笑,這樣是一種安全的開玩笑的方式,可以得到多重目的:贏取別人的信任以及緩解緊張或者尷尬氣氛。拿自己開玩笑其實就是自嘲。
自嘲就是“自我攻擊”,用嘲諷的語氣提及自我,表現了個人的謙遜和幽默。其目的是用詼諧的語言巧妙地自我“嘲諷”,以使聽者備感新奇,無形中縮短了你與他之間的距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到華盛頓白宮拜見美國羅斯福總統,要求美國給予英國經濟援助,共同抗擊德國法西斯。丘吉爾被安排住進白宮。一天早晨,丘吉爾躺在浴盆裏,抽著他那大號雪茄。門突然開了,進來的是美國總統羅斯福。丘吉爾大腹便便,肚子露出水麵。兩位世界名人在此相遇,都非常尷尬。丘吉爾扔掉了煙頭,說:“總統先生,我這個英國首相在您麵前可是一點沒有隱瞞。”說完兩人哈哈大笑起來。丘吉爾一句風趣幽默而又帶有雙關的話,不僅使對方從尷尬中解脫出來,而且借此機會再一次含蓄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目的,意外地促進了談判的成功。
自嘲可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
1990年中央電視台邀請台灣影視藝術家淩峰先生參加春節聯歡晚會。當時,許多觀眾對他還很陌生,可當他說完那段妙不可言的開場白後,觀眾們對他的印象很是深刻。他是這樣說的:“在下淩峰,我和文章不同,雖然我們都獲得過‘金鍾獎’和最佳男歌星稱號,但我以長得難看而出名……一般來說,女觀眾對我的印象不太好,她們認為我是人比黃花瘦,臉比煤炭黑。”這一番話妙趣橫生,觀眾也鼓掌大笑。這段開場白給人們留下了非常坦誠、風趣幽默的良好印象。後來,淩峰的名字就傳遍了祖國大地,深受全國觀眾朋友的喜愛。
巧妙的運用自嘲也會給對方以“適當的麵子”。
有這麼一則故事:美國俄亥俄州的布勞德議員在去白宮拜訪林肯先生,就發生了一件令他十分尷尬的事,但是正是林肯總統的幽默的話語稀釋了他心中的窘境。事情是這樣的:布勞德和林肯談完話出門離開時碰巧一隊士兵正等著總統出來給他們訓話,士兵們為了看到總統而歡呼起來,林肯旁邊的副官立即讓布勞德後退幾步,林肯看到這種情況,就說了句:“知道嗎?他是怕士兵們分不清哪位是總統才請你後退一步的”。本來,布勞德的後退就代表著士兵們不歡迎看到他的存在,但林肯總統的一席話把注意力轉移了。但是我們從林肯的話語中能感受的更多的是其“幽默的自嘲”-----用降低總統的身份來避免朋友的尷尬。
幽默自嘲還可以化解許多不必要的衝動。有時你會處在一種相當狼狽的境地,倍受他人攻擊與惡意侮辱。你可能驚惶失措,可能十分憤怒,也可能十分沮喪。這失敗而無助的情緒可能使你失去思考能力,失去對自己的情感的控製,還可能導致你的精神處於消極、無所作為、抑鬱苦悶的狀態。而這一切無法幫你從遭受侮辱的境地中解脫出來。實際上在這種時候,客觀情景的嚴酷更加需要你把自己思維的潛在能量充分調動起來,運用幽默語言做出超常的發揮,通過諷刺給對方以反擊。
有一次文學家馬克·吐溫收到一位初學寫作者的來信。來信裏說:“聽說魚骨裏含有大量的磷,而磷是補腦的;那麼,要成為一位大作家,是不是必須要吃很多的魚呢?”馬克·吐溫的回答隻有一句:“看來,你得吃一對鯨魚才行。”
自嘲運用的好,可以使交談平添許多風采。如果用的不好,就會使對方反感,造成交談障礙。自嘲一定要審時度勢、相宜而用,千萬不能到處亂用。比如說自嘲是要分場合的,在答辯、座談、調查、訪問的時候就盡量少用自嘲的話語。另外,在運用自嘲的方法時一定不要端正自己的態度,不能玩世不恭。因為自嘲也是一門藝術,它包含了自嘲者的自尊、自愛。其實,自嘲很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揭短的情況。揭短含有兩個層麵的意思:揭自己的短和揭別人的短。而在實際運用中,我們往往采取這樣一種手段:先揭自己的短,然後再揭別人的短。因為這樣會增強說話者的反擊力。
在對待揭短的情況中,我們應該注意:盡量不要認為別人別有用心、不能反唇相譏、積極的去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