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二手語言的教育和文化

我們教育的另外一個傾向就是喜歡教人說假大空的話。從小學開始,好的作文往往是,“今天天氣非常晴朗,我們學校舉行運動會。學校操場上彩旗招展,迎風飄揚”雲雲,完全不在乎那天是不是真的晴朗,是不是真的有彩旗,談到奧運冠軍一定是“凝視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等等。

很多人到了今天,已經二三十歲了,仍舊學不會自己怎麼說話。我們搞亂談會的時候,因為亂談會的一個宗旨是“用自己的話說,隻說自己的感受,隻談自己不談別人,不談行業”,我就不得不經常打斷很多人的發言。

比如談個人成長的時候,總有人會說,“現在的年輕人××××,行業××××,很多人說××××,李開複說過××××”。我說,請談你自己怎麼看這個問題。很多人就會一時語塞。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你沒有自己的想法嗎?當然有。但是當你長期用別人的話去說話的時候,你就慢慢地把自己的思想給禁錮起來了。思維可以塑形語言,同時語言也會塑形你的思維。慢慢地,你就沒有了自己的思維,做任何決策、想任何問題的時候,你的出發點都變成了我媽會怎麼想,同事會怎麼想,朋友們會怎麼想,老板會怎麼想,路人會怎麼想,慢慢地你就失去了自我。

之前我在談讀書的時候,經常說,以國人的平均閱讀數量,對大多數人來說,沒有別的建議,就是多讀書。

有人就說他覺得有些人不應該多讀書,讀多了就傻了,腦子裏麵都是衝突的東西,說起話來都是矛盾的。

我的看法是,問題不在於書讀多了,而在於根本沒讀懂書。我們有種崇尚會背語錄的讀書文化,以為可以隨時隨地拿出一兩句哲學家的話,或者某本小說裏麵的精彩段落,就說明你知識廣博。其實問題恰好不是這樣的。

讀一本書是要了解它的精髓,明白作者的心思,明白為什麼這麼寫,學會一些思維方式、方法論或者一種思想感情,而不是會背幾個段落。

這種人的問題不是讀書多,而是把書讀死了,喜歡炫耀二手知識。

為什麼我們要追尋一手知識

什麼是一手知識呢?你親眼所見,你親自試驗的當然是一手知識。

那麼看書看來的東西是不是都是二手知識呢?當然也不是。如果你看書的時候,真的加入了自己的思考,用思維或者實踐踐行了書裏麵的理念,那這本書,就真的被你看懂了,那就是一手的知識了。

比如,我之前去香港買了本英文版的《習慣的力量》,看的時候,我就發現對我理解我自己和我的一些習慣確實很有好處。於是,我就試圖用書裏麵的理念去指導我怎麼走路鍛煉,怎麼看書,怎麼學習,怎麼戒除我的一些壞的習慣等等。經過了大半年時間的試驗,我覺得這本書雖然花了10美元左右,但是太值了。

它帶給我的不僅僅是一些閱讀的快樂,而且幫我找到了一個解決如何持續有效做事情的方法,如何增強自己紀律性的方法,這本書甚至對我的管理風格形成都頗有好處。

我也推薦過一些朋友看此書,也在微博、微信分享過一些片段。我在《學習曲線與hag大腦》的演講裏也專門提過這個理論,作為hag大腦的三個方法之一。

這時候這本書就變成了我的一手知識。

當然,我也可以隨便看兩眼,寫一篇3000字的書評,然後貌似公允地說,“這本書文筆流暢,清新雋永,理論新穎,但仍需驗證”。做一個這樣的姿態不難,但是就違反了我要去看一本書的目的了。

最近這兩年,看了不少書,但是我刻意地不去寫兩種書評,第一種就是剛才提到的這種居高臨下的看似公允的、一分為二的書評。這種我要寫的話,一天可以寫5篇,但是這種東西信息量為0。

另外一種就是摘抄式的書評,試圖找出一本書裏麵的全部幹貨,去掉作者摻的水分。

國人頗有一些人很喜歡這一種書評。我見過很多人在豆瓣裏麵評論一本書,大概說話是這樣:“道理不錯,但是太簡單,幾頁就可以說清楚,作者囉囉唆唆舉了那麼多例子,有騙稿費之嫌。”

這是一種很愚蠢的思維方式。這就是喜歡被二手知識騙的表現。其實聽起來很對的道理,我給你寫的話,一天可以寫1萬條。但是有什麼用處呢?一個道理,如果沒有事實去支撐的話,可能就是胡言亂語。而且也沒有了去證偽的基礎,也就變成了純粹的bullshit(垃圾)。

我對所有我喜歡的書,就是一個建議,請去看原書,如果我的評價吸引你了,請你看原書,我能告訴你的,隻是那本書的一點點信息,而且是經過我傳播的、走了樣的信息。這本書到底好還是壞,你會有你的內心感受的,那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