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古相傳,有文事者必有武備(1 / 1)

凡學捶者,要明七拳、知三節、身如彎弓、手如藥箭、足蹬起似箭離弦。

手起莫往空裏落,遠進一丈步法奇,步位之法,精之到人間,能一思進,莫一思退。進步起勢把、翻身把、左右把如猛虎下山。兩手出洞入洞要隨身,身起足不起是枉然,足落身不下亦是枉然。

進步打莫留情,留情藝不成。剪子股、十字擒、虎撲鷹捉身四平。梢節不明難出變化,中節不明渾身是空,根節不明多出七十二般跌法。本心不明,勢徒勞心,亂行四梢,發施不知,尚遇凶禍難避。

吾能與規矩,不能使人進攻得法。明了三心多一力,明了四梢多一精,明了五行多一氣。三回九轉一勢起,把勢不同法同,知其始終,死中反活,活中反死。勢精人間多一精,一精知其萬勢通,萬勢不要盡了終。勢占蹭難變化,揉定中門去打人,如蛇吸食閃路。勝騰挪而失正者不打,其遠者不打,先打顧法後打空。不見起、落,進打為何?雖有智不如乘勢,又打外合法,又打上下合法,又打隨機應變合法。一枝支百枝搖,上下相連。雞爭鬥、虎擒羊、轉向四梢行似閃,連環一氣掩之打。

花勢雖明,不算武藝,遠近並濟,用與臨場,不定孰勢,隨高打高,隨低打低,或拳或把,望著就打。豈知武藝多術,絕口不談,惟惑亂人心,反悟身能戰,勇而無凶像,心平氣穩,血肪貫通,日積月累,循序漸進,成熟之後,三節、四梢不見,生於自然。

能交言語,莫交心,手到不如心到,心為君、四梢為臣,心為將、四梢為兵。君與臣、將與兵,共合一處自無不勝。學者立誌慎哉。

歌曰:習藝如登萬重山,先生言語是指南;藝中若得無窮趣,隻有功夫不間斷。又曰:武藝真傳法無奇,起落縱橫立根基;身心難練用苦功,藝法雖深可盡知。

總之,武藝相傳,必思忠、孝、信、禮、義之人,方可傳授。逢殺家、舍友,行為不端者,寧可失世不可傳也。傳道得心,願習武藝之人為身小弱薄者一助雲耳。